[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两侧雨水净化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934.3 | 申请日: | 201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帆;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帆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600 重庆市奉***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两侧 雨水 净化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两侧雨水净化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雨水蓄存是海绵城市的"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而且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但是天然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源,在降到道路路面后,城市面源污染物也被雨水携带大量进入水体,不能直接用来利用。因此若能将天然雨水在收集前就经过初步净化,将极大的提高雨水利用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两侧雨水净化收集系统,它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修建方便,而且能绿化美化环境,初步净化道路雨水中的有害物质,收集储存雨水,提高雨水利用率,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两侧雨水净化收集系统,包括雨水净化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净化系统设置在道路两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防冲刷层、种植层、粗砂层和净化层,侧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道路两端设有透水路沿石;所述净化层两侧延伸到路面,剖面结构呈“U”型;所述净化层与种植层、粗砂层接触部位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设置在雨水净化系统旁,与雨水净化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接,顶部设置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与市政管网连接。
所述透水路沿石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一侧设置有拦污栅。
所述防冲刷层由卵石或碎石构成,粒径大小2~4cm。
所述净化层由卵石和填充在卵石缝隙间的生物炭构成。
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拦污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雨水净化系统,层层净化水体,可以大量吸附雨水中的污染源,达到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的目的,并且种植的植物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经过初步净化的雨水,极大的提高了雨水再利用率;
3、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景观性好,符合生态、经济、景观等各方面要求,是一种实用的复合型雨水净化收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路;2-雨水净化系统;3-防冲刷层;4-种植层;5-粗砂层;6-净化层;7-透水土工布;8-雨水收集系统;9-溢水孔;10 -市政管网;11-出水口;12-拦污栅;13-水流;14-透水路沿石;15-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两侧雨水净化收集系统,包括雨水净化系统2和雨水收集系统8,所述雨水净化系统2设置在道路1两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防冲刷层3、种植层4、粗砂层5和净化层6,侧面设置有出水口11;所述出水口11设置有拦污栅12;所述防冲刷层3由卵石或碎石构成,粒径大小2~4cm;所述净化层6由卵石和填充在卵石缝隙间的生物炭构成;所述道路1两端设有透水路沿石14;所述透水路沿石14设置有透水孔15,所述透水孔15一侧设置有拦污栅12;所述净化层6两侧延伸到路面,剖面结构呈“U”型;所述净化层6与种植层4、粗砂层5接触部位设置有透水土工布7;所述雨水收集系统8设置在雨水净化系统2旁,与雨水净化系统2的出水口11相连接,顶部设置有溢水孔9;所述溢水孔9与市政管网10连接。
当大气降雨时,路面雨水通过路沿石的透水孔15,进入经过雨水净化系统2后,在净化层6的净化作用下,大量吸收雨水中有害物,达到初步净化雨水的目的,而后由出水口11,进入雨水收集系统8,可收集利用雨水。当收集系统雨水蓄满后,多余的降水通过溢流孔9,流入市政管网10,达到防洪排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帆,未经吴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用途
- 下一篇:减压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