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丝及应用所述LED灯丝的LED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472.5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李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32 | 分类号: | F21K9/232;F21V29/83;F21Y10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丝 应用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所述LED灯丝的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LED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率与长寿命的优势,因此在近几年来普遍受到重视,逐渐取代传统照明灯具的地位。然而传统LED光源的发光具有指向性,不像传统灯具能做出大广角范围的照明,因此,将LED应用于传统灯具,视灯具的种类,而有相应的挑战。
近几年来,一种能让LED光源类似传统钨丝球泡灯发光,达成360°全角度照明的LED灯丝日渐受到业界的重视。这种LED灯丝的制作是将多颗LED芯片串接固定在一片狭小细长的玻璃基板上,然后以掺有荧光粉的硅胶包裹整支玻璃基板,再进行电气连接即可完成。然而,此种灯丝在焊接至灯泡中的立杆时,必须一个个分别地焊接,制作工艺繁琐。而且,由于采用的是点焊方式,对材料的性能与尺寸要求较为严格,并且存在虚焊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种LED软灯丝,其与上述的灯丝结构类似,而玻璃基板的部分改用具有可挠性基板(以下简称FPC),使得灯丝可具有一定的弯折度。然而,利用FPC所制成的软灯丝具有例如FPC热膨胀系数与包覆灯丝的硅胶不同,长久使用导致LED芯片的移位甚至脱胶;或者是FPC不利于制程条件的灵活改变等缺点。
申请人已经揭露一种灯丝(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687565.0),其中揭露了一种无承载基板的灯丝结构,以具可挠性且具波长转换功效的荧光封装体,取代传统必须先将芯片安装于基板上,再进行涂布荧光粉/封装的复杂结构。
本申请案是对上述申请案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对应各种不同的制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灯丝灯,以达到制作简单,出光角度大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球泡灯,包括灯壳与连接所述灯壳的灯头,所述LED球泡灯还包括:
芯柱,所述芯柱包括相对的芯柱底部与芯柱顶部,所述芯柱底部连接所述灯头;
至少二导电支架,连接所述芯柱;
LED灯丝,包括灯丝本体与二灯丝电极,所述二灯丝电极位于所述灯丝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二灯丝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二导电支架,所述灯丝本体环绕所述芯柱;以及
至少一悬臂,一端连接所述芯柱而另一端连接所述灯丝本体;
其中,在所述LED球泡灯的高度方向上,由所述灯壳底端至所述灯壳顶端间距离为H,所述二灯丝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且所述灯丝本体弯折起伏而具有最高点与最低点,所述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具有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灯丝本体的数量为一,且在所述LED球泡灯于的投影面上,所述二导电支架重叠,所述灯丝本体跨越所述芯柱的两侧,而所述二导电支架位于所述芯柱的其中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灯丝本体包括多个正装配置并呈线状排列的LED芯片,所述灯丝本体对应所述多个LED芯片而定义有相对的主发光面及次发光面,所述主发光面的任一段在任一角度朝向所述灯壳或所述灯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度差的范围在0至1/20H之间,所述第二高度差的范围在2/10至4/10H 之间,所述第二高度差的范围在2.2厘米至2.8厘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二灯丝电极位于由所述灯壳底端起1/2至3/4H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灯丝本体包括光转换层与多个LED芯片,所述光转换层涂布于所述多个LED 芯片与所述二灯丝电极的至少两侧上,所述光转换层暴露出所述二灯丝电极的一部分,所述光转换层包括顶层与基层,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分别位于所述多个LED芯片与所述二灯丝电极的至少两侧,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之间具有密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合结构包括粗糙面,所述粗糙面分别形成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之间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合结构包括波浪状的交界面,所述波浪状的交界面分别形成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之间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合结构包括多个贯孔,所述多个贯孔形成于所述基层面向所述顶层的一侧,所述顶层延伸至所述多个贯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密合结构包括重合区,所述重合区形成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之间,且所述重合区为所述顶层与所述基层彼此融合的过渡带。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包括黏接膜,所述黏接膜附着于所述灯壳的外侧或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贯穿所述灯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水稻叶瘟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工厂化育秧大棚利用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