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326.2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侯良;曹霈雯;田磊;孙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传兴业(天津)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设备 异常 状态 实时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
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自身的老化,常常会导致电气设备的异常,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从而找出异常位置,使人们能够的及时和快速的修复电气设备。
然而现有的电气设备异常状态检测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接线头裸露在检测设备的外部,这样使接线头容易腐蚀,严重的导致整个装置的损坏,严重的影响了检测设备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解决了电气设备异常状态检测设备的接线头容易腐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穿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且位于外壳内壁与套筒之间环绕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
所述活动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扭力收线盘,所述扭力收线盘上安装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扭力收线盘的一端贯穿活动杆并延伸至活动杆的外部,所述活动杆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块,两个弹性块远离凹槽内腔的一端通过压片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且位于活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远离导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远离绝缘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且位于外壳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压片远离弹性块的一端与绝缘套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活动连接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通过对活动杆、密封板、凹槽、磁铁和扭力收线盘的设置,使整个检测设备在不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头固定在压片上,然后将活动杆压缩至外壳的内部,通过磁铁的磁力进行固定,从而使检测头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延长了检测设备的寿命,减少了检测设备的维修费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2)、该电气设备异常状态实时检测设备,通过对弹性块和压片的设置,使检测头在固定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检测头的脱离,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通过对把手的设置,使人们更加方便的携带整个装置,方便了人们对电气设备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腿、3外壳、4活动杆、5支杆、6套筒、7支撑弹簧、8支撑块、9磁铁、10支撑杆、11扭力收线盘、12导线、13凹槽、14弹性块、15压片、16绝缘套、17接线座、18检测头、19防滑垫、20密封板、21显示器、22支撑座、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传兴业(天津)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天传兴业(天津)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运人脸识别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现实增强技术的物体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