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碳纤维复合手机中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312.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肖石保;肖有雄;陶龙;吕延新;康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进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63 | 代理人: | 彭逊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碳纤维 复合 手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碳纤维复合手机中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3C产品和家用电器的多样化发展,市场对外观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手机材质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金属和塑胶设计已经司空见惯,电子产品进入了工艺设计的高层次阶段。手机中框是整机中间一块固定硬件的框,有时候也包括与之相连接的结构板,有的是一体成型有的的组合加工而成,材质有金属框和非金属框,根据手机的档次和厂商的需求而定。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5754456U《一种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的电子产品框体结构》,其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的电子产品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边框和位于所述陶瓷边框的内侧、与所述陶瓷边框一体复合的碳纤维中框板,这种方式的中框结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赋予产品较为华丽的外观。但在实际使用中陶瓷材料的弹性不足,质量也较为沉重,中框结构的背板在承受冲击力方面表现不够良好,此外其加工工艺也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胶碳纤维复合手机中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胶碳纤维复合手机中框结构,包括边框架和背板,边框架与背板的外周边缘处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架和背板均为塑胶材料中平铺设置碳纤维层的层状结构,边沿切口处平滑密封,其厚度为0.35-0.5mm之间;所述边框架和背板上面设置有功能结构件装配槽,边框架一侧的上下端设置有塑胶粘贴孔,塑胶粘贴孔之间设置有导热滑片,导热滑片与塑胶粘贴孔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不接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板四周边缘处均匀设置压合垫片槽孔,边框架下边缘对应设置插脚,所述压合垫片槽孔内表面设置有硅胶层,通过插脚和槽孔将背板和边框架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热滑片为矩形高密度树脂结构,导热滑片长度为5cm,宽度为0.5mm,导热滑片与边框架之间采用自溶式胶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板后表面设置玻璃盖板,玻璃盖板上下两端水平方向设置有分割线槽,所述玻璃盖板与背板后表面设置真空常压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边框架和背板均为塑胶和碳纤维平铺叠加在一起的层状结构,表面边沿的压合处平滑密封。添加了碳纤维的塑胶材质边框重量轻,可以加工得很轻薄的情况下保持质地柔韧且强度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射频信号通过性;2)导热滑片与边框架之间采用自溶式胶粘合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对手机内部的散热效果,且同时起到侧部减震的作用;3)产品成本低廉,不需要添加格外的设备和工装情形下就可以进行生产;4)玻璃盖板增加手机外表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音量槽孔;2、模式调节槽孔;3、边框架;4、开机按钮槽孔;5、塑胶粘贴孔;6、导热滑片;7、扬声槽孔;8、电源槽孔;9、摄像头槽孔;10、闪光灯槽孔;11、背板;12、压合垫片槽孔;13、玻璃盖板;14、分隔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胶碳纤维复合手机中框结构,包括边框架3和背板11,边框架3与背板11的外周边缘处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架3和背板11均为塑胶材料中平铺设置碳纤维层的层状结构。所述碳纤维层是一层很薄的碳纤维预浸布(附图中未示出),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布加固材料,多采用12K、6K碳纤维丝织造,厚度0.111mm和0.167mm较为常见。边沿切口处以塑胶平滑密封收口,其厚度为0.35-0.5mm之间;所述边框架一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模式调节槽孔2和音量槽孔1;所述音量槽孔1共开设有两个,两个音量槽孔1之间间距为0.6mm。边框架3另一侧上下端设置有塑胶粘贴孔5,塑胶粘贴孔5之间设置有导热滑片6,导热滑片6与塑胶粘贴孔5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不接触;边框架3上端设置有开机按钮槽孔4,下端两侧开设有扬声槽孔7,扬声槽孔7之间中心处开设有电源槽孔8;所述背板上端开设有摄像头槽孔9和闪光灯槽孔10。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边框架3和背板11上面设置的功能结构件装配槽,只是常规设置的一种,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设计情况开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进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进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石漆保存涂刮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喷漆工作台节能抽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