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痛风病人用患肢快速抬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247.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凌;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凌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陈波,郑志强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胜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痛风 病人 用患肢 快速 抬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痛风病人用患肢快速抬高装置。
背景技术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可累及足部,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炎。急性痛风发作时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发作期一般持续数天到一周。一般发病时没有诱因,但可以继发于轻度创伤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后。痛风经常在手术后急性期内发作。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都需要患者通过多种方法来缓解病痛,抬高患肢是其缓解症状的方法之一,但主要是用过患者自行进行,甚至由于疼痛感的加重,使得患者无意志抬高患肢,其效果差,使用不便。
为此,专利号为20142039133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痛风病人用换肢快速抬高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板、旋钮、横杆、吊绳、脚套;支架上部与横杆的中间位置铰接,支架的一侧与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旋钮贯穿于支撑板上的滑槽与横杆的一端连接,横杆的另一端一侧与吊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吊绳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脚套。这种抬高装置需要患者手动按压横杆来实现患肢的抬高,长时间按压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强度,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痛风病人用患肢快速抬高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痛风病人用患肢快速抬高装置,包括活动座和用于为痛风病人提供坐处的固定座,所述活动座内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部穿过活动座的顶板与足部垫板固定连接,所述足部垫板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设有铰接凸块Ⅰ,所述固定座上部靠近活动座的一侧设有铰接凸块Ⅱ,所述铰接凸块Ⅰ、铰接凸块Ⅱ之间铰接有患肢支撑板,所述活动座的底端设有移动滚轮,所述活动座与固定座底部之间设有一组限位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的外侧设有便于驱动其沿限位伸缩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三格式座体,所述铰接凸块Ⅱ设于中间的座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为液压升降杆,外接有控制其升降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足部垫板设有柔性足部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患肢支撑板为平板或异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设计合理,痛风病人坐于固定座后,利用控制器即可调整足部垫板的高度,活动座随之向固定座进行小幅度移动,提手便于驱动其快速调整位置。
2、患肢支撑板为平板或异型板,可根据痛风病人的实际屈膝情况进行定制,异型患肢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以不会影响其支撑性能,适用性强。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杆未抬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杆抬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活动座,2-固定座,3-升降杆,4-足部垫板,5-铰接凸块Ⅰ,6-铰接凸块Ⅱ,7-患肢支撑板,8-移动滚轮,9-限位伸缩杆,1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痛风病人用患肢快速抬高装置,包括活动座1和用于为痛风病人提供坐处的固定座2,活动座1内设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顶端部穿过活动座1的顶板与足部垫板4固定连接,足部垫板4靠近固定座2的一侧设有铰接凸块Ⅰ5,固定座2上部靠近活动座1的一侧设有铰接凸块Ⅱ6,铰接凸块Ⅰ5、铰接凸块Ⅱ6之间铰接有患肢支撑板7,活动座1的底端设有移动滚轮8,活动座1与固定座2底部之间设有一组限位伸缩杆9,活动座1的外侧设有便于驱动其沿限位伸缩杆9长度方向移动的提手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凌,未经李东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