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气催化器前段二合一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4537.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祖斌;于国力;张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排气 催化 前段 二合一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排气催化器前段二合一连接管,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汽车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大功率、单侧存在多废气出口结构发动机,通常歧管与排气系统连接处采用每个排气歧管出口连接单独催化器方案,此种方式虽可满足功能性要求,但存在以下缺点:
1.成本较高。由于每个废气出口需采用单独催化器进行废气后处理工作,导致单侧三元催化器及连接管路零件较多,零件及工装成本较高,且排气系统总体重量偏大;
2.占用空间大。传统方案中每个歧管出口连接单独的催化器及管路零件,导致排气系统前端零件数量较多,既增大了前部排气系统布置难度,又会导致整车试制过程中催化器零件拆装困难;
3.零件精度要求高。由于布置空间紧张原因,纵置发动机的催化器一般布置在发动机后部,即催化器与前部歧管出口距离较远,导致催化器与前部歧管连接管路较长,且排气前部装配对密封性要求较高,故对排气前部零件制件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排气催化器前段二合一连接管,其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排气系统成本、减小布置难度、解决排气热端拆装困难问题;增加前部波纹管,弥补了排气管焊接和排气歧管装配误差,保证了零件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排气催化器前段二合一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左管路前端和右管路前端通过法兰与排气歧管相连,左管路的后端通过波纹管与左连接管连接成一条管路,右管路的后端与左连接管的后端与总连接管相连,总连接管再与三元催化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排气系统成本、减小布置难度、解决排气热端拆装困难问题;增加前部波纹管,弥补了排气管焊接和排气歧管装配误差,保证了零件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排气催化器前段二合一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左管路1前端和右管路2前端通过法兰与排气歧管相连,左管路1的后端通过波纹管5与左连接管3连接成一条管路,右管路2的后端与左连接管3的后端与总连接管4相连,总连接管4再与三元催化器相连。
左管路1和右管路2通过法兰与排气歧管相连,右管路2与左连接管3通过焊接方式与总连接管4相连接,实现连接管路的二合一,之后连接单独的三元催化器进行排气的后处理工作,之后与排气系统后续零件相连;
左管路1与左连接管3之间增加波纹管5,管路与波纹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解决由于排气与前端歧管出口距离较大导致的对零件制件精度要求较高问题,以满足排气系统装配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吡咯甲酰胺的固体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