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度数码卷绕络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4047.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军 |
主分类号: | B65H59/40 | 分类号: | B65H59/40;B65H59/38;B65H63/036;B65H6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数码 卷绕 络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中的络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度数码卷绕络筒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筒子纱染色是目前染色方面推广的技术,但是对纱线的卷绕密度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性,尚未有企业研发出一种真正能做到纱线整批同等长度、同等体积的络筒机,造成筒子纱密度不同、松紧不一,这导致了染色过程中良品率提升难,产生大量的次品,该次品往往需要进行二次染色,此直接导致能耗的大量增加,同时增加环境保护压力。
之所以现有企业无法研发出能做到纱线整批同等长度、同等体积的络筒机,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络筒机的结构存在不合理,例如:
专利CN 102351117 A公开的一种络筒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若干组络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络筒机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机架上的原料安放装置、导纱装置和卷绕装置,所述的导纱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导纱机构,每组导纱机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紧式张力器、磁阻尼张力器和双头感丝器,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卷绕轴、槽筒和导丝辊,卷绕轴上设置有涨套,涨套上同时放置三个筒管,卷绕轴由卷绕驱动装置驱动,卷绕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槽筒上加工有与筒管数量相对应的沟槽,每段沟槽中分别设置有导丝器,槽筒由横动驱动装置驱动,横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该专利中的卷绕装置上筒管的纱线越绕越多,其管径增加,如果此时筒管转速不变则会增加纱线的卷绕速度,即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筒管上卷绕的纱线长度增加,这将不断增加纱线张力,当张力大于纱线承受的极限值则纱线断裂。正常情况下通过现有的公开技术虽然可以避免纱线断裂,但是必将导致纱线松紧不一,即密度不等。
专利CN 101024462 A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纱线卷绕到纱筒上进行调节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基于工作纱筒的期望接触压力PC的值相对于纱筒的行进长度的预设趋势,通过向纱筒架臂提供平衡反推力PP而对纱筒施加期望接触压力PC,该行进长度指示与所达到长度之间的比值相关的纱筒重量并指示纱筒架臂的上升角Α,通过计算由于纱筒和所述臂引起的重量分量,并参考所达到的长度而施加等于所述分量与预设接触压力值PC之间的差的反推力PP。目前行业内已经意识到张力问题导致的纱线成形过程中的密度不等问题,并且提出了上述解决方案,但是该方案希望通过参数调整来实现对张力的调节,但是不同种类的纱线,其张力、弹性差异很大,故实践操作中对参数调整存在很大难度。加上纺织企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线员工专业水平较差,出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企业效率提升。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密度不等的问题,实现同等密度、同等大小,减少人为操作干预,提高筒子纱良品率,提升企业效益的密度数码卷绕络筒机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密度数码卷绕络筒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一种密度数码卷绕络筒机,其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有卷绕总成、导丝总成、自动张力器和数控系统;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卷绕总成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为变频电机且与第一编码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卷绕筒子,所述卷绕筒子在工作时紧贴导丝总成上的压辊,卷绕总成下端设有蜗轮,所述涡轮与密度控制器上的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与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且与第二编码器电连接;所述自动张力器包括下导丝孔、上下夹丝片、送丝轮、调节杆、张力传感器和上导丝嘴;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编码器、第二电机、第二编码器、张力传感器分别与数控系统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卷绕总成上设置密度控制器,能够控制卷绕总成的卷绕筒子与导丝总成的压辊之间的贴合压力,然后通过自动张力器实时检测张力值并反馈到数控系统中,如果不在工艺要求所需的力度范围内,则自动张力器实时调整送丝速度,即调整了纱线的张力,实现纱线张力的自动化设置。此外,数控系统还会根据张力情况实施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进行控制,确保纱线卷绕成形良好。
优选地,所述密度控制器包括设于主机内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内设有L形支架,将U形支架分隔成两个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两端设有轴承,蜗杆设于两个轴承之间,另一U形槽则设有联轴器,第二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该密度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是改造现有设备的极好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军,未经何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线式张力递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计数建筑系统配线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