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麦蛾成虫收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002.5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阿克旦·吾外士;刘建;克里木·伊明;丁瑞丰;古丽夏提;李海强;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王冬梅;赛丽蔓·马木提;李号宾;托合提·艾买提;徐遥;杜兰英;阿依木妮莎·拜克热;潘洪生;丁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蛾 成虫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保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麦蛾成虫收集箱。
背景技术
在繁殖赤眼蜂、草蛉等天敌昆虫过程中,可将麦蛾卵作为中间寄主。室内大批量繁殖麦蛾,收集麦蛾成虫是一项关键技术,也是较难操作的。目前麦蛾成虫收集完全依赖于手工作业,人工收集麦蛾成虫的原理:将大麦放在广口玻璃罐里,等麦蛾羽化后,利用人工吸虫器吸取的方法收集麦蛾成虫,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易疲劳,耗时长,且容易使麦蛾受伤。麦蛾成虫收集作业已经困扰着麦蛾规模化繁殖技术发展,因此在麦蛾规模化繁殖过程中急需一种麦蛾成虫收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蛾成虫收集箱,利用麦蛾成虫逆趋光性自动收集麦蛾成虫,工作效率高,不会使麦蛾成虫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麦蛾成虫收集箱,包括底部装有支撑腿的箱体,箱体的前壁敞开并设置着玻璃门,箱体的左右侧壁、箱体的顶壁以及箱体的后壁均封闭,箱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着漏斗,箱体顶部内设置着照明灯,箱体内竖向均布间隔设置着羽化匣,羽化匣为扁平箱体状,羽化匣的顶面敞开,羽化匣的其余五个匣壁上均分别设置着筛孔,玻璃门与羽化匣的前壁之间留有空隙构成逆光区。
所述的羽化匣为10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繁殖麦蛾的大麦放入羽化匣内,再将羽化匣竖向均布间隔放置于收集箱箱体内。关好门。等大麦在羽化匣内存放一段时间后,麦蛾成虫羽化,从筛孔中向外飞出。由于麦蛾成虫有怕光的特性,因此麦蛾成虫不会靠近玻璃门,他们会向黑暗的箱体底部集中,此时再打开箱体内顶部的照明灯,麦蛾成虫就会更进一步向下飞行,直至进入箱体底部黑暗的漏斗内,打开漏斗底部的闸板,即可用塑料袋进行麦蛾成虫的收集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麦蛾成虫逆趋光性自动收集麦蛾成虫,工作效率高,不会使麦蛾成虫受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羽化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麦蛾成虫收集箱,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底部装有支撑腿1的箱体,箱体的前壁敞开并设置着玻璃门4,箱体的左右侧壁、箱体的顶壁以及箱体的后壁均封闭,箱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着漏斗3,箱体顶部内设置着照明灯8,箱体底部均布间隔设置着滑槽,箱体底部内通过所述的滑槽竖向均布间隔设置着羽化匣2,羽化匣2底部安装在滑槽内,便于抽拉更换。羽化匣2为扁平箱体状,用不锈钢板制成。羽化匣的顶面敞开,羽化匣的其余五个匣壁上均分别设置着筛孔9,玻璃门4与羽化匣2的前壁之间留有空隙构成逆光区5。
所述的羽化匣2为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自发电引虫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捕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