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859.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风;马勇;祖雪儿;魏晓丽;祖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罗县龙江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0;F17D1/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2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天然气 调式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液化天然气的质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液化天然气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能源。
储罐首次进液的操作步骤:
1、同时打开上下进液阀门同时充装,同时打开液体充装溢流口阀,排放储罐内气体,直到有LNG气体排放出来时,立即关闭溢流口阀。
2、充装到储罐容积的50﹪时,应关闭溢流口阀。
3、当充装至储罐容积的85﹪时,应关闭上进液阀,并停止充装5分钟,使罐内液体平静一会,然后再打开上进液继续充装。直到有液体从溢流口流出来时,立即关闭充满溢流口阀门,停止充装及上进液阀。
LNG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这就避免不了对LNG进行装罐,现有的输液装置通过多个阀对输液管道进行控制,以达到输液目的,这样控制起来很麻烦,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使用该种装置过于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装置通过多个阀体对管道进行输液控制,不仅麻烦而且浪费制造成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一端设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罐体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伸至罐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二通道伸到罐体内部顶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下桶,所述下桶顶部设有凸缘,所述下桶通过凸缘与上桶连接。
所述下桶中间设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穿过下桶通过导管与第二出气管道连通,所述下桶内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排液管道、第二排液管道,所述第一排液管道与第二排液管道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排液管道穿过下桶通过导管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液管道穿过下桶通过导管与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上桶中间设有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上桶周向还设有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所述第一进液管道、第一出气管道轴线围成的平面与第二进液管道、第一出气管道轴线围成的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分别穿过上桶与分叉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出气管道的长度大于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套设在第一进气管道上,在上桶内壁中间对称设有两个E形滑道,所述E形滑道包括第一滑道及三个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平行于凸缘端面设置,三个所述第二滑道间隔均匀的设在第一滑道上方,且所述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垂直且连通,所述第二滑道远离第一滑道的侧壁上固接有C型卡扣,在凸缘外壁中间设有一对与C型卡扣匹配的卡轴,卡轴与C型卡扣卡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下桶与上桶通过凸缘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凸缘外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滚珠。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处设有天然气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道通过导管连接有LNG低温泵。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调节装置对整个输液过程进行控制,不仅方便,而且节省输液装置的制造成本,及对各种阀体控制麻烦的问题得到解决,只需要旋转上桶,就能对液体的流向进行控制,以达到对罐体输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的下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的上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可调式输液装置的上桶与下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罗县龙江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罗县龙江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的多材料金属基体复合工具
- 下一篇:用于创建三维体积质量模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