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外壳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217.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上富;阮祖云;王德荣;周灵刚;黄仰枝;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外壳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器件生产技术的发展,大容量的储能器件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大容量需求,将多个电池组合到一起,形成电池模组,已经成为比较受欢迎的结构。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多个电池被组装在电池模组的外壳内。
目前,电池模组的外壳包括侧板、端板和底板,端板与侧板及端板与底板的相对应边缘焊接,进而形成顶部具有安装口的外壳,多个电池从顶部安装口插入外壳,进而实现在外壳内的组装,最终形成电池模组。此种电池模组的外壳吸收电池膨胀的能力较低,导致电池模组的侧板与端板的焊接处容易出现焊接失效的问题,会造成电池模组的强度较低。
另外,上述通过焊接方式组装的外壳存在焊接成本高及焊接不良率较高的问题,焊接不良率较高也会导致最后形成的电池模组的强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外壳及电池模组,以提高电池模组的强度。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以形成电池容纳腔;
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至少一者具有自所述壳本体的外侧向内侧延伸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侧面突出于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的其它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包括平板和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一侧与所述平板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上除去所述凹陷部的部分相连接,所述锥形板的大端相比于所述锥形板的小端更加远离所述电池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延伸。
优选地,还包括端部垫块,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与电池之间设置所述端部垫块。
优选地,所述端部垫块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凹陷部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定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内侧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端部垫块上具有伸入所述穿孔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拉紧件连接,所述拉紧件用于向所述端部垫块施加靠近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的拉力。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的折边,各所述折边依次首尾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电池容纳腔内的多个电池。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外壳中,壳本体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凹陷部,当电池出现膨胀后,凹陷部受到电池的膨胀力并发生变形,进而吸收电池的膨胀力,使得电池模组的外壳不容易因电池的膨胀力而出现失效。因此,整个电池模组的强度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9为图6所示电池模组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电池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池;
11-底板;
12-第一端板;
120-第一凹陷部;
120a-平板,120b-锥形板;
121-第一穿孔;
13-第二端板;
130-第二凹陷部;
131-第二穿孔;
14-第一侧板;
15-第二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页式广告展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路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