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生态滞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243.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景怡;谯晓君;韦菁华;李文静;周文君;谢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生态 滞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生态滞留设施,尤其涉及到一种模块化生态滞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当雨水来临时,传统的雨洪管理措施是利用灰色基础设施将雨水快速排走,这一措施一方面导致雨水资源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导致产生的雨水径流引发城市内涝、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雨水收集模块是雨水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有效的将雨水进行收集、存储。通过雨水模块收集到的雨水资源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此类雨水收集模块,材料多为PP、PE等合成材料,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隐患。此类产品一般埋于地下,不具备景观性和生态性。此类产品安装过程中会产生挖方等工程措施,对土壤具有不良扰动。
与传统雨水收集模块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外部框架结构采用环保木塑材料,材料环保,可循环使用;2.榫卯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易于清洁;3.具有雨水滞留的功能,利用滞留的雨水灌溉植物,减少人工灌溉成本;4.自由组合景观装置,可根据设计需求组合为树池、道牙、景观座椅、垂直绿化景观墙等;5.增加立体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雨水滞留技术与垂直绿化种植技术相结合,并将其模块化,达到绿色生态节能目的的模块化生态滞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生态滞留装置,包括顶部盖板、储水槽、植物种植穴盘和外部框架结构。所述顶部盖板的四角内侧设有榫槽,榫槽与外部框架结构连接,在顶部盖板中心区域设有进水口,其形态与材料为网状不锈钢栅格,其四周均匀设置四条通往进水口的雨水槽,用于辅助雨水流入进水口;所述储水槽由槽壁、渗水膜、溢流口、U型扣板组成,储水槽内嵌于主体装置中,与植物种植穴盘相邻的两侧槽壁分别均匀钻9个圆孔,同时在圆孔上粘贴渗水膜,通过渗水膜向垂直绿化种植区输送雨水,储水槽一侧槽壁设有溢流口,其所在的侧板与储水槽之间用U型扣板衔接,防止雨水流入模块装置缝隙中;所述植物种植穴盘为中空蜂窝状结构,内置海绵基质;所述外部框架结构由榫头、木条拼接块、侧板、底板组成,由榫卯结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盖板和外部框架结构的材料采用废植物纤维压制而成的环保木塑材料,充分利用可回收材料替代传统木材,生态环保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盖板和外部框架结构用榫卯结构安装固定,易于装卸。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盖板设有雨水槽,其均匀分布在进水口四周,宽度为20mm~25mm,有助于雨水流入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水槽由槽壁、渗水膜、溢流口、U型扣板组成,其中槽壁材料为不锈钢材料,该材料耐酸性介质腐蚀,使用持久;渗水膜材料为微孔滤膜,该材料使用简单快捷,具有截留颗粒的能力,渗透性良好,有助于回收雨水灌溉植物种植穴盘内的植物;溢流口为面向装置外部雨水收集区域的长方形孔,有助于导出装置内部多余的雨水,并灌溉装置外部的种植区域;U型扣板材料同槽壁,衔接溢流口所在的侧板与储水槽,避免木板与储水槽产生的缝隙渗入雨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种植穴盘为中空蜂窝状结构,该结构强度高,节省空间,不易变形,穴盘内置海绵基质,海绵基质吸水性好,更有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与养护。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新型的绿色基础滞留设施能够缓解灰色基础设施快排雨水带来的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该装置使用环保材料,将生态滞留设施模块化,循环利用雨水,并根据设计需求组合成不同形式的室外生态设施。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解,可循环使用,且材料环保,成本低廉,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一横切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二横切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二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状态推测装置
- 下一篇:磁共振线圈装置排列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