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箱与墙体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179.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墙体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气箱与墙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箱种类繁多,常见的安装方式是将电气箱嵌于墙体之内。在安装电气箱时,先在墙体表面预先开设好矩形槽,但是由于电气箱的高度与矩形槽的高度一般不能控制得很好,例如矩形槽高度过小,电气箱安装不进去,矩形槽高度过大,电气箱安装不牢固,从而导致电气箱的安装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箱与墙体安装结构,其减小了电气箱在墙体上的安装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箱与墙体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开设于墙体上的矩形槽、放置于矩形槽底面的电气箱、设置于矩形槽顶部位于电气箱上方的固定调节组件,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竖直螺纹连接于固定板的竖直旋杆、连接于竖直旋杆底端的压片、水平转动连接于固定板的水平杆、连接于竖直旋杆与水平杆之间的锥齿轮组,所述压片抵设于所述电气箱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电气箱时,首先开设一个高度较大于电气箱的高度的矩形槽,然后将电气箱放置到矩形槽内,然后将固定调节组件安装到矩形槽的顶部,然后转到水平杆,水平杆带动竖直旋杆转动以及发生竖直位移,进而使得压片挤压电气箱,使其固定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电气箱牢固的安装在墙体的矩形槽内。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插接于矩形槽的内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固定板的安装,使其安装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外还连接有与墙体表面齐平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墙体的平整度。
较佳的,所述封板与所述固定板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封板的安装。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封板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封板插接于插接槽内即可,连接简单。
较佳的,所述水平杆的外端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转动水平杆。
较佳的,所述墙体与所述封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腻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墙体的平整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器箱上表面与墙体之间加设固定调节组件,使得电气箱与墙体之间结合更紧固,从而使安装后的电气箱更牢固;此外,墙体上开设矩形槽的高度与电气箱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可通过固定调节组件来调节,解决了在开设矩形槽时具体施工高度与测量值不相符而导致电气箱无法安装或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1、墙体;11、矩形槽;12、条形槽;13、固定槽;2、电气箱;3、固定调节组件;31、固定板;311、水平段;312、竖直段;313、插接段;3131、插接槽;32、竖直旋杆;33、压片;34、锥齿轮一;35、水平杆;36、锥齿轮二;37、手轮;38、封板;4、腻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 2,一种电气箱与墙体安装结构,在墙体1上开设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上表面长度短于下表面长度,矩形槽11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向上开设有条形槽12。在矩形槽11内安放有电气箱2,电气箱2上表面和墙体1之间设有固定调节组件3,固定调节组件3起到调节矩形槽11的高度与电气箱2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和固定电气箱2的作用。固定调节组件3的外侧涂有腻子层4,可起到装饰墙体1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保温延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腌制用循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