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车载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7566.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韦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灿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33/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8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车载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的车载充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手电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手电筒都是与一充电座配合的,一般说来,一个车载充电手电筒是与一种口径大小的充电座配合的,若是与其他型号的口径大小不一样的充电座配合,则会造成充电时接触不良或者在行车过程中车载充电手电筒会脱落的现象,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会出现车载充电手电筒与充电座的口径大小不一致的情况,或者在突发需要充电时,找不到匹配的充电座,使用不一样口径大小的充电座则会因为口径大小的不一致而导致接触不良。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手电筒大多都是采用按键开关的方式,而本实用新型侧提供一种采用磁性转动开关的车载充电手电筒,使用更加顺畅,并且该手电筒上还设置有弹性件,以适应口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的充电座。
申请号为201220676593.X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充电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于手电筒本体内部安装有发光组件以及驱动电路,手电筒本体的末端还设置有与充电座配合的电极座,所述的手电筒本体上安装有一磁性转动开关,该磁性转动开关包括:安装于发光组件和驱动电路之间的磁铁、转动机构件和套设于手电筒本体外的开关环;所述的转动机构件上成型有型槽,开关环转动推动磁铁落入该型槽中,令发光组件与驱动电路电性导通;所述的电极座上安装有可伸入或弹出电极座的弹性件。但是该实用新型仅作为一个充电座和一个应急手电筒使用,且结构复杂,使用范围窄,特别是现在手机基本具备照明功能的前提下,应用的机会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车载手电筒,既可以照明,又可以作为备用充电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车载手电筒,包括灯头、灯罩、灯板、导电支架、第一支架、套筒及电池,电池套装于套筒内,套筒固定于第一支架内,电池的顶端与导电支架面接触,灯板固定于导电支架上,灯板外侧依次套装灯罩和灯头;所述电池下方设置车充放电装置,车充放电装置固定于第二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充放电装置包括车充固定圈后盖、车充固定圈、车充上盖、PCB板、负极接触盖一、USB接口固定件、负极接触盖二、隔板、车充下盖、弹片及正极接触盖,正极接触盖设置于弹片的下方,负极接触盖一和负极接触盖二的两侧,正极接触盖、弹片、负极接触盖一、负极接触盖二及PCB板设置于车充上盖和车充下盖组成的空腔内,车充固定圈套装于车充上盖和车充下盖外侧,车充固定圈后盖设置于车充固定圈外侧,且车充固定圈后盖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一连接触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充放电装置还设置一USB接口固定件,车充上盖和车充下盖上设置通孔,USB接口固定件固定于车充上盖和车充下盖上,USB接口固定件与PCB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片的上部与PCB板点接触,弹片的下部与PCB板之间设置一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PCB板上设置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灯板上方设置一透镜,透镜固定于灯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充放电装置上还设置一灯尾盖,灯尾盖盖合于车充放电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车充放电装置,既可以作为车载手电筒使用,作为应急工具,又设置USB接口,在车载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转换接头为用户通讯设备充电,另外,当车熄火时,因为PCB板的设置,为电池持续充电,可以作为备用应急电源为手机充电,使用范围广;另外在PCB板上设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可以作为车上的路由器,节约空间,其中WiFi模块可以与手机APP软件无线连接,通过APP 实现控制充电开关或者自动断电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灿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灿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7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