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速产柑橘苗的漏斗式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6024.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霞;汪志辉;孙国超;熊博;廖玲;叶霜;荣毅;罗近予;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柑橘 漏斗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式容器,具体为一种用于速产柑橘苗的漏斗式容器,属于农业机械类。
背景技术
柑橘原产我国,据记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柑橘在我国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19°~37°之间,南从海南岛北至陕西汉中地区,河南南部地区也有少量种植。长江以南15省(自治区),以四川、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福建、江西、台湾等8个省(自治区)为主产区,柑橘的繁殖方法柑橘苗木可用实生、分株、压条、扦插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
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成活率低,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同时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量苗木干枯,导致移栽后缓苗时间长或不易成活,传统的柑橘苗在移植种植之前需要先移植到竹篓或其他容器内定植一段时间,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适应性,传统的容器存在着搬运困难,移植风险大,容易打散植株根系包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速产柑橘苗的漏斗式容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速产柑橘苗的漏斗式容器,包括漏斗边框、透水坡、底板、分隔挡板、固定筒、伸缩杆、便捷提手和栅格板;所述漏斗边框的下方连接有透水坡,所述透水坡的下方连接有底板,所述漏斗边框的两侧设置有便捷提手,所述漏斗边框另两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穿插有伸缩杆,所述透水坡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增强结构强度和便于移动的目的,所述漏斗边框设置具有增加结构强度的外沿结构,所述固定筒和便捷提手均设置在外沿的下方。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能够方便移动并且不损伤手部肌肉的目的,所述伸缩杆收缩的长度与漏斗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设置有具有护手功能的保护皮套。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能够不想影响植物的生长,设置多样化的栽培生产方式,所述底板设置有可自由拆卸的卡扣,并且所述栅格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层棉麻布。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能够适应运输环境的目的,所述底板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可以防滑减震的垫片。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能够满足柑橘植株多样化的需求,并且适应各个生长阶段需求的目的,所述分隔挡板设置为横向和纵向的单片拼装结构,并且所述分隔挡板可以根据需要的间距进行调节,并且所述分隔挡板可以灵活的从透水坡的内部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漏斗式容器连接紧凑,干净整洁,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移动便携,具有漏斗式容器重复利用率高,苗木成活率高,能够便捷移动和搬运,保证移动过程中苗木的安全,易于栽培移植,同时收纳时占用空间小,可多层叠加放置,适合多种苗木育苗种植等特点,整体结构坚固耐用,可拆卸式底板结构,配合内部的分隔挡板,能够有效保证苗木数量和成活质量,能够有效减少苗木移植过程中的不当影响,固定筒、伸缩杆和便捷提手的结构能够避免柑橘苗移植时期的移动受损,适应于苗木速产和集体搬运,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俯视图;
图中:1、漏斗边框,2、透水坡,3、底板,4、分隔挡板,5、固定筒,6、伸缩杆,7、便捷提手,8、栅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速产柑橘苗的漏斗式容器,包括漏斗边框1、透水坡2、底板3、分隔挡板4、固定筒5、伸缩杆6、便捷提手7和栅格板8;所述漏斗边框1的下方连接有透水坡2,所述透水坡2的下方连接有底板3,所述漏斗边框1的两侧设置有便捷提手7,所述漏斗边框1另两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的内部穿插有伸缩杆6,所述透水坡2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4,所述分隔挡板4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8,所述栅格板8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6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