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容量口服液瓶储瓶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5561.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温代新;王中诚;王兵;刘焕东;雷朋;许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08 | 分类号: | B65D19/08;B65D19/38;B65D21/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522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口服液 瓶储瓶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阿胶浆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容量口服液瓶储瓶盘。
背景技术
公司生产的20ml复方阿胶浆产品,在灌装前需将20ml玻璃瓶放置在洗瓶机输送带上,每班生产量50万支,共5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置一名上瓶人员,平均每人每班上瓶10万支,每盘标准装量为300支/min,每班需搬运不锈钢装瓶盘300次,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特此将不锈钢储瓶盘设计为适合自动上瓶机构的储瓶盘,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小容量口服液瓶储瓶盘,在盘子上设计专用的机构,以确保盘子采用机械手进行搬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搬运储瓶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容量口服液瓶储瓶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小容量口服液瓶储瓶盘,包括盘子、盘盖、开盘钮、搬运钮,所述盘子设置为顶部开口的中空方形体结构,每个盘子的后侧壁采用数根不锈钢冷轧方管固定,盘子的底盘和侧壁上等间距分别设置有限位通孔和散热通孔,底盘的限位通孔上紧密排布放置有口服液瓶,盘子和盘盖是通过铆钉铆接,盘子的侧壁上根据开盘钮和搬运钮的圆柱体结构冲孔,开盘钮和搬运钮焊接在冲孔内,盘子的底盘上设置有定位销,盘盖上设置有定位孔,盘子码垛时定位销卡合在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盘子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盘子的底盘两端向外折边,盘子的侧壁向盘子内部折边,盘盖的四周向内折边,折边宽度6~8mm。由于板子比较薄,所以,盘子和盘盖,必须折边,目的是增加盘子强度;这样可以避免划伤手;盘盖折边允许外翻,但是必须清除毛刺和锐边,防止划伤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通孔设置为两端为半圆弧形的条形孔,限位通孔的孔壁沿周包覆设置有防滑垫。起到了防滑作用,避免口服液瓶倾倒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为呈中空环形的上囊腔与下囊腔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上囊腔与下囊腔的周边向内凹陷形成U形槽。上下囊腔的弹性结构,使防滑垫起到一定的缓冲、防震作用,U形槽便于卡合在限位通孔的孔壁上,上下边缘包覆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上囊腔凸出于囊腔壁等间距设置有半球形耐磨凸起,下囊腔的腔体内等间距设置有拱桥形加强筋。耐磨凸起采用突出与囊腔壁的方式设置,与口服液瓶的瓶底优先接触,起到了支撑和耐磨的双重效果,下囊腔内的加强筋呈拱桥形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压缩性,支撑稳定性加强,延长了防滑垫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钮和开盘钮均为车削而成的圆柱体件,开盘钮的外侧配套设置有套筒,开盘钮和搬运钮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的侧壁采内筒、外筒两层筒壁架设而成的中空圆柱筒体结构,内筒、外筒均采用弹性橡胶垫材质制备而成,内筒、外筒之间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半月弧形钢筋。
防护套的内外筒具有一定的弹性,内部的弧形钢筋进一步的加强了支撑稳定性,当机械手卡合在搬运钮的外部防护套上时,夹合稳定性提高,起到了防滑和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减震性,保证了搬运过程中口服液瓶的保存完整性。开盘钮外部的防护套,确保开盘时,转动顺畅,无卡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储瓶盘,结构新颖,其上设置的盘盖起到防尘和保护的作用,盘子的底盘和侧壁上设置的限位通孔和散热通孔,分别起到限位和散热的作用,保证了储瓶盘内的产品的稳定性,开盘钮和搬运钮的设置,确保盘子采用机械手进行搬迁时的夹持稳定性,冲孔和焊接结合的连接方式,能保证强度;盘子码垛时,盘子码垛时定位销卡合在定位孔内,防止滑移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盘子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盘子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套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销;2、搬运钮;3、盘子;4、口服液瓶;5、开盘钮;6、定位孔;7、盘盖;8、耐磨凸起;9、上囊腔;10、U形槽;11、下囊腔;12、外筒;13、半月弧形钢筋;14、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5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