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743.7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明;卢进;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8 | 分类号: | H02G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出线 防水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使用电池包作为主要动力能源,因而需要使用电缆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进行连接,目前的电缆使用铜鼻与电池包进行连接,铜鼻裸露在外,当电池包的正负极接线处被水淹没时,正负极接线处形成短路,造成电池包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池包具有保护作用的一种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包括电缆防水接头,还包括用于包裹在电池包外部的接线盒主体,接线盒主体上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盒主体设有接线孔一面的四角设置有螺栓固定孔,还包括接线盒盖,所述接线盒盖通过螺栓与接线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本体一侧面设置有电缆防水接头,接线盒本体和电缆防水接头处设置有通孔,使得电池包上的高压线和低压线可伸入电缆防水接头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缆防水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远离接线盒主体内腔内设置有夹紧爪,夹紧爪内设置有夹紧圈,还包括驱使夹紧爪夹紧电缆的迫紧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接线盒主体和电缆防水接头为聚四氟乙烯、氧化铝或陶瓷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接头装置不但能对电池包本体实现保护,同时可将电缆与电池包连接处夹紧,对电缆和电池包连接处实行保护,防止雨水直接接触高压电缆铜线部分,达到密封防尘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总体示意图。
图3为电缆防水接头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接线盒主体1、接线孔2、螺栓固定孔3、接线盒盖4、电缆防水接头5、接头本体6、夹紧爪7、夹紧圈8、迫紧头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高压出线端防水接头装置,包括用于包裹在电池包外部的接线盒主体1,接线盒主体1上设置有接线孔2,所述接线盒设有接线孔2一面的四角设置有螺栓固定孔3,还包括接线盒盖4,所述接线盒盖4通过螺栓与接线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本体一侧面设置有电缆防水接头5,接线盒本体和电缆防水接头5处设置有通孔,使得电池包上的高压线和低压线可伸入电缆防水接头5内,电池包高压线从接线盒本体一侧穿出伸入电缆防水接头5内,电缆主线插入防水接头内,电缆防水接头5将电缆夹紧,防止雨水直接接触高压电缆铜线部分,造成电池包烧坏的情况,由于电池包上连接有接地铜排,接地铜排需要通过铜螺栓与电池包进行固定连接,因此接线孔2的设置使得铜螺栓穿过接线孔2 对铜排进行固定,当固定完成后,将接线盒盖4盖在安装有铜螺栓的一端,对突出的铜螺栓形成保护,防止水等液体打到铜螺栓上,造成漏电等事故;
上述所述的电缆防水接头5为可在市场上购买到的现有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描述可清楚的了解到上述描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电缆防水接头5有多种形式,一种结构为:所述电缆防水接头5包括接头本体6,所述接头本体6远离接线盒主体1内腔内设置有夹紧爪7,夹紧爪7内设置有夹紧圈8,还包括驱使夹紧爪7夹紧电缆的迫紧头9,通过紧迫头压紧夹紧圈8,促使夹紧爪7夹紧电缆,防止雨水接触高压电缆铜线。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接线盒主体1和电缆防水接头5为聚四氟乙烯、氧化铝或陶瓷纤维,所述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所述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硬度高,不溶于酸碱耐腐蚀,绝缘性好,使用上述几种材料均能增加接线盒主体1和电缆防水接头5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