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828.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顾俊;陈倩;周素素;王志超;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船 主要 支撑 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要支撑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超大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处的应力集中非常明显,往往导致该处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疲劳强度更是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主要支撑构件趾端过渡形状来降低应力水平和应力集中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一个圆弧过渡来实现。在传统做法中,由于受限于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长度的限制,经常在趾端出现高度为15mm的窄条板,增大圆弧半径或减小圆弧半径来降低应力是很有限的,对船厂的切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其中,所述趾端结构与所述主要支撑构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趾端结构为斜边为两段式圆弧结构的三角形板材,所述两段式圆弧结构包括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第二圆弧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圆弧和所述第二圆弧的圆心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圆弧和所述第二圆弧的内弧面朝向货油舱的内部,所述第二圆弧的位置靠近所述主要支撑构件的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圆弧所在的圆内切于所述第二圆弧所在的圆。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圆弧和所述第二圆弧均为正圆弧。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之比的范围为3:1~1.5:1。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趾端结构的厚度30mm。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与所述第二圆弧的距离为15mm~50mm。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趾端结构的高度为100mm~300mm。
上述的新型油船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其中,所述趾端结构的长度为1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降低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的应力水平30%~40%左右;在主要支撑构件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小主要支撑构件趾端板厚或主要支撑构件趾端所处的内壳纵舱壁、纵舱壁、横舱壁的板厚。
(2)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的疲劳寿命60%~70%左右,提高结构安全性;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让主要支撑构件趾端结构处的板厚减小,减轻船厂板厚对中校正的工作量,给船厂施工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趾端结构的A向示意图。
附图中:R1、第一圆弧;R2、第二圆弧;a、趾端结构的高度;b、趾端结构的长度;d、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的厚度;e、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与第二圆弧R2的距离;1、主要支撑构件;11、趾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1的趾端结构11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1的趾端结构11的A向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其中包括新型油船的主要支撑构件1的趾端结构11,趾端结构11与主要支撑构件1为一体式结构,趾端结构11为斜边为两段式圆弧结构的三角形板材,两段式圆弧结构包括第一圆弧R1和第二圆弧R2,第一圆弧R1与第二圆弧R2相连接,并且第一圆弧R1和第二圆弧R2的圆心位于同一侧,第一圆弧R1和第二圆弧R2的内弧面朝向货油舱的内部,第二圆弧R2的位置靠近主要支撑构件1的主要支撑构件趾端部面板12,第一圆弧R1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R2的半径。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圆弧R1所在的圆内切于第二圆弧R2所在的圆。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圆弧R1和第二圆弧R2均为正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