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514.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民;王翰君;陈亮亮;胡利新;施晓慧;王云根;赵晨刚;韩滔;李仁广;陈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周乃鑫,周荣芳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机柜 汇流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机柜各子单元设备通常采用导线连接的方式供电和接地,随着设备防雷要求、绝缘耐压和电磁屏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导线连接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传统导线的绝缘性能质量参差不齐,若选型不好会出现线皮老化开裂等情况,传统导线的内阻较大,在供电单元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各用电单元之间的电位差而影响设备稳定性,并且多设备接地和供电往往导致各种线缆繁复冗杂,不好整理,影响到布线美观和后期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便于机柜布线整理,减小了设备之间的电位差,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了汇流条与柜体、设备的误触概率,提高了接线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其安装在供电机柜柜体上,该汇流导流装置包含:
多个汇流条,不同的汇流条分别连接正极供电线、负极供电线和接地线;
多个绝缘衬板,其连接供电机柜柜体和汇流条;
多个汇流条罩板,其设置在汇流条上,覆盖汇流条上的接线位置。
所述的汇流条采用紫铜板镀锡材料。
所述的汇流条的外表面包覆绝缘皮。
不同的汇流条的绝缘皮采用不同颜色。
所述的绝缘衬板采用ABS塑料。
所述的绝缘衬板内部嵌装有金属螺母。
所述的汇流条罩板包含:
面板;
多个卡勾,其连接面板边缘,用于将汇流条罩板卡套在汇流条上;
多个出线口,其设置在面板上;
多个隔板,其设置在面板上,与卡勾位于同侧,分布在出线口周围,将出线口相互隔离。
所述的汇流条罩板可在汇流条上任意移动。
所述的汇流条罩板采用绝缘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
采用紧固件固定汇流条和绝缘衬板,同时采用紧固件固定线缆和汇流条,采用紧固件固定绝缘衬板和供电机构柜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汇流条采用紫铜板镀锡材料,增大了横截面积,减小了设备之间的电位差,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既保证了汇流条有良好的防锈蚀功能也保证了导线连接的可靠性,汇流条的外表面包覆绝缘皮,进行整体绝缘,杜绝了因与其他设备搭接而造成短路隐患的可能性。
2、绝缘衬板采用ABS塑料,韧性强,绝缘性好,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汇流条与柜体之间的绝缘要求,绝缘衬板内部嵌装有金属螺母,使安装强度进一步提高,防止因螺钉安装过程中扭矩过大而造成绝缘衬板断裂、滑牙。
3、汇流条罩板采用绝缘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防止紧固件铜螺钉与设备之间误触碰而造成短路,且使接线位置清晰可见,汇流条上的每一根接线分别对应汇流条罩板上的一个出线口,方便线缆的分类整理,汇流条罩板可以在汇流条上任意移动,满足了整机设备不同接线位置的需求,并且能够防止螺钉过长或未拧紧而造成螺钉头部与设备搭接短路,保证接线美观整洁,消除绝缘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汇流条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机柜用汇流导流装置1,其安装在供电机柜柜体2上,该汇流导流装置1包含:
多个汇流条11,每个汇流条11分别用于连接正极供电线、负极供电线和接地线;
多个绝缘衬板12,其连接供电机柜柜体2和汇流条11;
多个汇流条罩板13,其设置在汇流条11上,并可在汇流条11上任意移动。
采用紧固件14固定汇流条11和绝缘衬板12,同时采用紧固件固定线缆和汇流条11,采用紧固件固定绝缘衬板12和供电机构柜体12。本实施例中,紧固件采用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FET区域中的应变释放
- 下一篇:具有高光能利用率的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