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182.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慧;徐之睿;陈国铭;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慧;徐之睿;陈国铭;赵金龙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许勇 |
地址: | 5104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针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现有的针灸针多由锡箔纸包和塑料包裹,在取针时大多采取“指甲划开”、“撕开”等方式,取针的过程时间较长导致针灸针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易受污染,同时在取针的过程中,手容易与针头接触,也会使针头受污染。针灸治疗的过程用到的工具较多,如不同型号的针灸针、棉签、酒精和火机等,医生外出行医时,携带多种工具非常不便,每次都需要清点各种工具并封装,在治疗过程中又需要把各个工具摆放到位,过程繁琐,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针灸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取针,且用于针灸治疗的各个工具均可以放置在该装置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针盒,所述针盒包括:
盒体,其内部为空腔,顶面开口;针盒盖,其扣在盒体的顶面,其上设有出针孔;送针杆,其第一端滑动地连接于盒体的侧壁,第二端伸入盒体内,第二端设有取针机构;连杆和按钮,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送针杆第一端,另一端与按钮连接,所述按钮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针盒盖;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送针杆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盒体。
进一步地,所述针盒的侧壁上设有一销轴,所述送针杆第一端设有与该销轴相配的滑槽,所述销轴滑动地套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取针机构为设在所述送针杆的第二端的叉形孔,所述叉形孔的宽度大于针头的外径,小于针尾的外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包括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针盒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还包括用于存储垃圾的垃圾室,所述垃圾室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棉签盒,所述棉签盒与所述容纳盒铰接;所述棉签盒包括棉签盒体、第一棉签盒盖和第二棉签盒体,所述第一棉签盒盖与棉签盒体扣合;所述第一棉签盒盖上设有棉签出口,所述第二棉签盒盖铰接于第一棉签盒盖并密封所述棉签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收盒,所述回收盒与所述容纳盒铰接;所述回收盒包括回收盒体、第一回收盒盖和第二回收盒盖,所述第一回收盒盖与回收盒体扣合;所述第一回收盒盖上设有废针入口,所述第二回收盒盖铰接于第一回收盒盖并密封所述废针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棉签盒和回收盒拼接成一圆筒,所述圆筒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圆筒相配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内为空腔,盖体的顶面设有空腔出口,空腔出口上设有空腔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针灸针放置在针盒内,并采用一送针杆将针灸针送出盒体,取针迅速,同时可以避免人手与针灸针的头部接触,可以防止针灸针受污染。
同时本装置还包括棉签盒、回收盒和可以盛放酒精的盖体,将针灸所需的工具集中在一个装置内,便于携带,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省略盖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盒的剖视图;
图6是图5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容纳盒1、第一针盒2、第二针盒3、棉签盒4、回收盒5和盖体6。容纳盒1内设有两个容纳腔11,第一针盒2和第二针盒3分别设在容纳腔11内。棉签盒4和回收盒5分别铰接在容纳盒1的两侧,未使用状态时,容纳盒1、棉签盒4和回收盒5拼接成一圆筒,盖体6扣在圆筒的上方;使用该装置时,如图3所示,取下盖体6,将容纳盒1、棉签盒4和回收盒5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慧;徐之睿;陈国铭;赵金龙,未经黄建慧;徐之睿;陈国铭;赵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送与接收声学信号的声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骨水泥链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