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060.8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元;王晓飞;翟文进;王文洋;史汝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 | 分类号: | C22B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渣内护锭板用 底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渣重熔领域,尤其涉及电渣内护锭板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内护锭板用底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渣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渣钢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压缩,因此电渣生产工序都在考虑降低生产成本,其中护锭板是重要消耗品,电渣用护锭板主要用于冶炼初期,起弧时避免因电流过大损伤底水箱,原来的护锭板直径必须大于结晶器外法兰,利用结晶器的重量压在护锭板上避免电磁场的影响造成护锭板变形或漂移,但脱模后需要将电渣锭周围多余的护锭板切除掉,造成浪费。近些年部分厂家采用内护锭板,直接将护锭板直径缩小,平放在结晶器内中心位置,解决了材料浪费的问题,但冶炼初期电磁搅拌作用,护锭板会漂移,造成底部钻渣影响导电,不仅会影响电渣锭的质量,严重的直接断电中止冶炼造成报废。采用传统内护锭板也需要在化渣及冶炼初期供电制度上降低功率,延长生产时间,不仅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因小功率造成渣温偏低渣料无法完全化清,电渣锭锭尾端易裹渣产生缺陷,影响电渣锭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渣重熔时使用传统内护锭板降低生产效率、电渣锭锭尾端易裹渣产生缺陷进而影响电渣锭利用率等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电渣锭锭尾端质量的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装置,包括底水箱、护锭板及两个半圆形铜板,所述护锭板为长条形;所述底水箱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固定桩,在圆形固定桩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横向穿过销子的通孔;所述半圆形铜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椭圆孔,半圆形铜板通过椭圆孔套在两个圆形固定桩上,两个半圆形铜板圆心相对安装,两块半圆形铜板均可向远离或者靠近另一块半圆形铜板的方向移动,两块半圆形铜板之间放置护锭板,护锭板通过两块半圆形铜板的互相靠近而被插入的销子固定在底水箱的中间位置。
圆形固定桩的直径为100mm、高度150mm;通孔的直径为60mm。
半圆形铜板及护锭板的厚度均为18mm~22mm,护锭板为宽度为150㎜钢板。
半圆形铜板的内径略大于结晶器的内径10mm~3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将护锭板放在底水箱中间,将两块半圆形铜板按固定桩放置后往中间挤紧护锭板,之后用销子固定,可以起到固定护锭板的作用,避免冶炼时磁场搅拌使钢板挪动影响化渣质量以及损坏底水箱。
传统的底水箱,作为护锭板的钢板必须大于结晶器的外径,使用时先放护锭板,再放结晶器,利用结晶器的重量压在护锭板上,避免冶炼时磁场搅拌作用,翻动护锭板损坏底水箱,传统的方式护锭板相对较大,造成浪费。而本实用新型的护锭板在保证充分化渣及底水箱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的钢板量为传统底水箱的1/4,节约了钢板的消耗;同时,设置圆形固定桩、环形钢板及销子对护锭板进行固定,改善了传统的底水箱维修成本高的缺点,降低了成本,且能够保证电渣锭锭尾表面及内部质量,提供生产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注为:1、固定桩;2、销子;3、底水箱;4、半圆形铜板;5、护锭板;6、结晶器外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进行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一种电渣内护锭板用底水箱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底水箱3、护锭板5及两个半圆形铜板4,在传统的底水箱上增加4个圆形固定桩1,直径100mm,高度150mm,所述护锭板为长条形;所述底水箱上设置有四个圆形固定桩,在圆形固定桩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横向穿过销子2的通孔;所述半圆形铜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椭圆孔,半圆形铜板通过椭圆孔套在两个圆形固定桩上,两个半圆形铜板圆心相对安装,两块半圆形铜板均可向远离或者靠近另一块半圆形铜板的方向移动;护锭板放置中间位置,半圆形铜板利用椭圆形孔,可以向中间挤压固定钢板,之后用销子穿入固定桩的通孔内,将铜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丝退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聚酰亚胺衬底的两面进行镀制的溅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