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710.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芳;杨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508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雨水 循环系统 地表 渗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特别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设计,属于城市给排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建设,依靠普通砖体或混凝土铺设,下雨时砖体和混凝土不吸水和渗水,路面湿滑,雨水的排放依靠城市排水管道进行。经常会因为大雨、暴雨、排水量大、排水池堵塞而造成道路积水,甚至出现内涝等现象。同时雨水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道而排出,使城市路面的雨水(淡水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下雨城市人行道路排水及储水等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成为像海绵体一样,能够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作用,化解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使之成为收放自如的水弹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给排水管网本身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能高效的进行城市雨水的收集、净化、存储和渗透,并且能够与城市排水管网进行融合,是城市海绵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该理念推广的重要因素。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砖,可分为普通透水砖、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彩石复合混凝土透水砖、彩石环氧通体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和生态砂基透水砖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储水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该地表渗透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水层、第一缓冲层、第二透水层、第二缓冲层、基层和土工布层,该第一透水层和第二透水层采用透水砖砌成,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采用砂子或砂子和碎石混合铺设而成,基层采用碎石或碎石和砂子混合夯实而成。采用多层的结构,一方面使得该地表渗透层具有较大的容积进行雨水的储存,同时该结构下的地表渗透层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以及具有较好的强度以满足城市路面铺设的需求。
进一步的,该第二透水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透水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该第一透水层分为两层,分别为上面层和下面层两层密度不同的透水混凝土制成,且上面层的透水混凝土密度大于下面层的透水混凝土密度。
进一步的,该基层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基层和下基层,且上基层的碎石颗粒小于下基层的碎石颗粒。
进一步的,该第一透水层的厚度为60-70mm,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20-30mm,第二透水层的厚度为100-140mm,第二缓冲层的其厚度为20-30mm,基层的厚度为100-200mm。
进一步的,该地表渗透层铺设于铺设于人行道。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表渗透层采用多层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渗透和过滤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地表渗透层具有较大的容积进行雨水的储存和保持,同时该结构下的地表渗透层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满足城市路面铺设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透水层、11-上面层、12-下面层、2-第一缓冲层、3-第二透水层、4-第二缓冲层、5-基层、51-上基层、52-下基层、6-土工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