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543.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中;李家宝;朱琛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8 | 分类号: | B60R9/04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附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安装汽车行李架的目的是为了携带更多的旅行装备、运动器材、自行车等行李,而行李架携带行李时主要通过绳子进行固定。但在汽车行李架携带行李过程中,由于汽车行李架表面采用电镀工艺,其表面光滑,加上汽车高速行驶颠簸及风阻,易造成固定行李的绳子(或网袋等固定装置)松脱、偏移固定位置,使物品存在掉落风险,影响汽车行李架携带行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通过汽车行李架携带各种行李时,能够对行李进行可靠限位固定,避免行李出现松脱、偏移固定位置等情形,防止行李掉落风险,提高行李携带可靠性的汽车行李架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行李架本体,所述的行李架本体固定安装在汽车车顶上,行李架本体设置多个,每个行李架本体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把手,把手与行李架本体之间的空腔设置为能够穿过绳子的结构。
所述的行李架本体上设置多个凹进的嵌装凹槽,每个嵌装凹槽安装一个把手,每个把手端部与嵌装凹槽侧面活动连接,把手为U字形结构。
所述的把手包括把手左端和把手右端,把手左端通过左转轴与嵌装凹槽侧面活动连接,把手右端通过右转轴与嵌装凹槽侧面活动连接。
所述的嵌装凹槽设置在行李架本体上靠近汽车车顶一侧的行李架本体内表面。
所述的把手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嵌装凹槽转动的结构,把手设置为能够转进嵌装凹槽内的结构,把手也设置为能够转出嵌装凹槽内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当需要通过汽车行李架携带各种行李时,将行李放置在汽车行李架上,然后通过将绳子根据需要穿过把手的空腔,这样,把手对绳子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即便汽车在颠簸路面、高速行驶风阻等工况下行驶,绳子也能够可靠固定行李,不会相对于汽车行李架发生窜动或松动,能够可靠地对行李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行李因绳子窜动或松动而掉落,有效提高行李携带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结构简单,在通过汽车行李架携带各种行李时,能够对行李进行可靠限位固定,避免行李出现松脱、偏移固定位置等情形,防止行李掉落风险,提高行李携带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的把手转出嵌装凹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的把手转进嵌装凹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的把手转进嵌装凹槽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行李架本体;2、汽车车顶;3、把手;4、嵌装凹槽;5、把手左端;6、把手右端;7、行李架本体内表面;8、空腔;9、绳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行李架本体1,所述的行李架本体1固定安装在汽车车顶2上,行李架本体1设置多个,每个行李架本体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把手3,把手3与行李架本体1之间的空腔8设置为能够穿过绳子9的结构。上述结构,当需要通过汽车行李架携带各种行李时,将行李放置在汽车行李架的行李架本体1上,然后根据需要将绳子9穿过把手的空腔8,这样,把手3对绳子9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即便汽车在颠簸路面、高速行驶风阻等工况下行驶,绳子9也能够可靠固定行李,不会相对于汽车行李架发生窜动或松动,能够可靠地对行李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行李因绳子窜动或松动而掉落,有效提高行李携带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对行李进行可靠限位固定,避免行李出现松脱、偏移固定位置等情形,防止行李掉落风险,提高行李携带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顶行李架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车载防盗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