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灯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7405.0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韩艳美;张路;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54 | 分类号: | B60Q3/54;B29C44/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樊广秋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灯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灯安装结构,属于车厢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车厢顶灯是车内照明装置重要的部件。车厢顶灯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得因为车辆振动而松脱、损坏。同时满足总装装配简易,售后维修拆装方便要求。
如图4和5所示,传统的安装方法,车厢顶灯通过螺钉紧固的形式装配于车身顶盖顶灯安装支架上。由于车顶钣金为普通钢板,顶灯支架焊接在顶盖钣金上易造成顶盖钣金局热变形,因此车厢顶灯安装支架焊接在车身顶盖加强横梁上。这种安装形式的顶灯支架焊接位置只能局限于顶盖加强横梁上或者两个加强梁之间。
传统的安装方法,局限性较大,并且安装工艺复杂,无法跟上车厢照明技术日益发展的步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顶灯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灯安装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顶内饰层和顶灯;所述顶内饰层包括依次相连的PU发泡层、金属片和PVC表皮层;所述顶灯上设有顶灯卡扣;所述顶灯卡扣与顶内饰层的金属片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层为PU发泡层。
进一步地,所述表皮层为PVC表皮层。
进一步地,所述顶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顶灯卡扣;所述金属片有两个,位置分别对应顶灯的两个顶灯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为铁片、铝片和铜片。
进一步地,所述顶灯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线路的顶灯插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灯包括相连的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凸字形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顶灯卡扣为钝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灯安装结构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零件加工成型:先将PVC表皮层吸附到模具凸模上,将铁片预埋到模具凸模上顶灯装配位置,喷涂PU发泡层,模具合模发泡,顶内饰层预埋结构加工完成;
步骤二、水切割:顶内饰层上顶灯安装过孔通过水切割工艺完成;
步骤三、顶灯装配:总装装配时先将接开关接插稳固,顶灯卡扣卡接在顶内饰层预埋铁片上,最后顶灯旋转一个角度,通过顶灯自带单边卡扣卡接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铁片有两块,均设置在PVC表皮层上,两个铁片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凸模的中间位置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顶盖加强横梁上的顶灯安装支架取消,顶灯通过顶灯底座自带卡扣卡接到顶内饰上,顶内饰与顶灯搭接的地方,顶内饰周圈预埋铁片。这种形式的顶灯安装方式减少了顶灯安装支架、螺钉零件成本及支架焊接、工装夹具成本投入。对总装装配节奏来说,顶灯集成度提高了,生产节拍加快了。本实用新型顶灯装配结构,满足零件安装牢固,充分考虑了零件开发成本,满足拆装方便、维修方便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顶灯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顶内饰上预埋铁片结构示意图。
图3顶灯旋转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顶灯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1-顶灯;2-顶内饰层;3-顶灯卡扣;4-顶灯插接件;5-PU发泡层;6-金属片;7-PVC表皮层;8-顶内饰剖面;9-凹模;10-凸模;11-顶盖横梁;12-后顶盖钣金;13-中顶盖钣金;14-前顶盖钣金;15-顶灯支架;16-顶灯支架焊点;17-顶灯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下实施例内容中金属片6均采用铁片。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灯安装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顶内饰层2和顶灯1;所述顶内饰层2包括依次相连的PU发泡层5、金属片6和PVC表皮层7;所述顶灯1上设有顶灯卡扣3;所述顶灯卡扣3与顶内饰层2的金属片6卡接。所述发泡层为PU发泡层5。所述表皮层为PVC表皮层7。所述顶灯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顶灯卡扣3;所述金属片6有两个,位置分别对应顶灯1的两个顶灯卡扣3。所述金属片6为铁片、铝片和铜片。所述顶灯1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线路的顶灯插接件4。所述顶灯1包括相连的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凸字形壳体。所述顶灯卡扣3为钝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灯安装结构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7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信的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