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分娩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5773.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莉;都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庞学哲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分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分娩球装置。
背景技术
生育期的妇女会出现精神紧张,对生产产生恐惧,缺乏体力,并且子宫间歇性收缩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产道打开过程时间长,胎头下降速度缓慢,导致孕妇顺产过程难以忍受,为了达到精神性无痛分娩的作用,帮助孕妇在生育前期锻炼孕妇的会阴、肩部、胳膊、小腿、大腿等肌肉和韧带的弹性,缓解分娩期产妇因生产过程漫长的痛苦,年轻夫妇往往会在备孕期和生育期长时间使用一种经济实效的分娩球来加强锻炼,提高孕期妇女身体素质,预防自然分娩时出现体力不支影响胎儿顺利出生。分娩球使孕期的妇女得到锻炼和舒适,在分娩期也可放松盆底肌肉,缓解疼痛,分散注意,减少恐惧,可以通过来回摇摆增加胎头下降速度,加快生产过程,从而达到精神性无痛分娩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初产妇来说第一次分娩时间过长,会产生恐惧心理,分娩球的使用可以调节初产妇的精神状态和加快分娩速度。不过,现有分娩球也存在明显不足,使用分娩球时必须在他人的帮助和监护下进行。现有分娩球使用过程中必须借助他人力量在产妇的骑坐在分娩球上,跟随着球来回晃动身体,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分娩球运动,让盆底肌肉得以放松,缓解会阴处的神经疼痛。待到分娩正式开始时,产妇在做分娩球运动的同时,还要调整姿势,合理呼吸,科学使用力量,配合并接受助产士的帮助,最终顺利生产。这种模式有两个弊端:弊端一是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增加成本,没有他人帮助,分娩期的产妇自身实现运动的行为是不安全的;弊端二是按压效果的稳定性不够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其效果常常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不安全因素。此外,这种方式还存在医护人员劳动负荷过重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助产人力,无需自己晃动,安全舒适,提高分娩效率,孕妇可独立使用的电动分娩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分娩球装置,包括分娩球、分娩球座和顶球机构,分娩球座顶部设有可放置所述分娩球的半球形槽,所述分娩球座上于半球形槽下方设有顶杆导向孔,所述顶球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顶杆导向孔内的顶杆、设在所述顶杆下方的转盘以及可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电动驱动部件,所述转盘水平设置,转盘的顶部设有在转动时可向上顶起所述顶杆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娩球座上于半球形槽下方设有若干顶杆导向孔,各顶杆导向孔内均设有顶杆。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顶杆导向孔均垂直于转盘顶面竖直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顶杆的底端均设有可与转盘滚动配合的滚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半球形槽的内侧设有遮盖住各顶杆导向孔的柔性球面垫,柔性球面垫可在顶杆的作用下与半球形槽的内壁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动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和设在电机输出端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上设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输出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娩球座上设有靠背,靠背上设有靠垫,靠垫内设有发热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可与转盘可拆卸连接的曲面凸块,所述曲面凸块的边缘具有可与转盘平滑过渡的圆角。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上设有手部托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可盖在所述分娩球座上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分娩球放置于半球形槽中,孕妇坐在球上,启动顶球机构,便可无需自己晃动,自动晃动骨盆,并可以调节幅度和强度。此实用新型的好处是无需借助专门的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力,孕妇自身就能安全顺利地使用分娩球,节省了人力,同时,由于电动驱动部件的速度可以调节,意味着孕妇也能随意地调节分娩球的升降频率,能非常好地满足不同孕妇的需求,大大改善了孕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球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5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