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弯钢压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4111.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尤海阳;王亚青;刘占锋;张加加;丁其兵;王红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阳顺达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8 | 分类号: | C03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11388 | 代理人: | 蒋玉 |
地址: | 1026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压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钢压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角度弯钢压板设备。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中空玻璃多种性能优越于普通双层玻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
满足产品多元化趋势(玻璃不仅仅是平面装饰,也在向多维度发展,弯钢、双曲等),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中空玻璃头道密封胶均匀,有效,保证中空玻璃的气密性与水密性,目前传统平面压板机无法满足多维玻璃合片要求,保证折弯效果的多样性,一般弯钢压板设备受力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不及受力杆整个侧面积的三分之一,在使用其折弯时,未接触面积则并没有什么作用,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角度弯钢压板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弯钢压板设备,包括手柄、连接杆、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孔插,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受力杆,所述第一受力杆的一端内设置有插孔,所述受力杆的中心为第一三棱柱,所述第一三棱柱包括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设置有半圆柱,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梯形柱,所述第三侧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三棱柱,所述第一受力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受力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圆柱、梯形柱和第二三棱柱通过第一三棱柱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分别与连接杆通过孔插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孔插与插孔相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圆柱设计成多面体,将产品与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未接触面利用起来,便于根据用户的需求,折出不同要求的产品,使折弯效果更加多变,充实产品的多样性,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受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连接杆;3、第一受力杆;4、第二受力杆;5、孔插;6、插孔;7、第一三棱柱;8、第一侧面;9、第二侧面;10、第三侧面;11、半圆柱;12、梯形柱;13、第二三棱柱;1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角度弯钢压板设备,包括手柄1、连接杆2、第一受力杆3和第二受力杆4,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有孔插5,连接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受力杆3,第一受力杆3的一端内设置有插孔6,第一受力杆3的中心为第一三棱柱7,第一三棱柱7包括有第一侧面8、第二侧面9和第三侧面10,第一侧面8的一端设置有半圆柱11,第二侧面9的一端设置有梯形柱12,第三侧面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三棱柱13,第一受力杆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受力杆4。
进一步的,半圆柱11、梯形柱12和第二三棱柱13通过第一三棱柱7相连接,将受力杆设计成多样式,便于在折弯时进行选择,是将产品折弯成曲面还是两个直面,第一三棱柱7在折弯时控制其接触面积所在半圆柱11、梯形柱12和第二三棱柱13,在半圆柱11时,可得到曲面,在梯形柱12和第二三棱柱13可得到多个直面,之所以设计成三面切换,一则是考虑受力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二则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折弯产品时不会滚动,影响产品折弯效果。
第一受力杆3和第二受力杆4分别与连接杆2通过孔插5相连接,所述孔插5有三个,孔插5的转动对应第一三棱柱7的转动,调节第一受力杆3和第二受力杆4分别与产品的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阳顺达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阳顺达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4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