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室成型挤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3433.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室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水室成型挤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水室产品生产需要落料、凸包、整形、切边、翻边五道工序,单工序模生产,每道工序用一台冲床完成,各工序之间转运通过人工搬运完成,生产效率低,人员机台占用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室成型挤断装置,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和机台的占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室成型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床下台面的下模和设置在冲床上台面的上模,所述上模上沿工件移动方向分别设置有凸包冲头、整形冲头、修边冲头和挤断冲头,所述下模在对应位置上依次设置有凸包凹模、整形凹模、修边凹模和挤断凹模,所述挤断装置还包括将工件依次传送到各工位的送料机构。
进一步,所述冲床上台面上还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模通过上压板固定在冲床上台面上。
进一步,所述冲床下台面上还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模通过下压板固定在冲床下台面上。
进一步,所述送料机构采用气动送料机构,所述工件分别通过四个载体连接到送料机构的料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室成型挤断装置经过改进,采用一套连续模具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机台的占用,一分钟可以生产40件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各工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所示,一种水室成型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床下台面1的下模和设置在冲床上台面2的上模,所述上模上沿工件移动方向分别设置有凸包冲头21、整形冲头22、修边冲头23和挤断冲头24,所述下模在对应位置上依次设置有凸包凹模11、整形凹模12、修边凹模13和挤断凹模14,所述挤断装置还包括将工件依次传送到各工位的送料机构3。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床上台面上还设置有上压板4,所述上模通过上压板固定在冲床上台面上,所述冲床下台面上还设置有下压板5,所述下模通过下压板固定在冲床下台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采用气动送料机构,所述工件分别通过四个载体连接到送料机构的料带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材料通过送料机构进入工序A,完成冲孔,和切外形工序,然后进入工序B完成凸包工序,接着进入工序C完成产品的整形,使产品外形达到要求尺寸,然后完成修边工序D保证产品长度尺寸,最后通过挤断工序E使产品分离,产品向下掉落,完成一个合格的产品。本实施例的装置一分钟可生产40个产品,与传统工序相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传统工序1分钟只能生产6个产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3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MWD遥测的高信号强度泥浆警报器
- 下一篇:钣金件大圆弧拐角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