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3201.X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高典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06;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2 浙江省台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
现有的离心泵如公告号为CN2022738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效高承压卧式多级离心泵,其包括耐压筒,该耐压筒上设置了出水段以及进水段,出水段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进水段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耐压筒内设置了多级导叶轮,多级导叶轮呈横向同心分布,在耐压筒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时穿过多级叶轮;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水流从进水段并经过多级叶轮之后,由于出水段长度方向与进水段长度方向之间相互垂直,即水流通过多级叶轮之后,会与出水段的侧壁发生剧烈碰撞,然后才从出水段流出。
经过剧烈碰撞之后的水流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离心泵的扬程大小,其扬程大小受到较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其扬程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包括泵体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水段、出水段、导叶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导叶轮组旋转,所述导叶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泵导叶,每个泵导叶均包括进水口以及若干与进水口内部相通的甩水通道,所述进水口位于泵导叶的中部,若干甩水通道以泵导叶的中部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甩水通道背离进水口的端部与泵导叶外圆周侧壁相通,所述泵体内设有若干供泵导叶一一对应安装的泵分腔、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泵分腔的连通通道,所述出水段的长度方向与靠近出水段的泵导叶周向侧壁相对,连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通端、第二连通端,所述第一连通端与位于靠近进水段的泵导叶外圆周侧壁相对,所述第二连通端与位于靠近出水段的泵导叶的进水口相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会直接驱动所有泵导叶进行周向旋转,外接水源会直接把水从进水段注入到第一个泵导叶的进水口内,泵导叶周向旋转的过程中,水会从连通通道的第一连通端进行,然后从第二连通端进入到位于靠近出水段的泵导叶的进水口内,然后被该泵导叶甩出,而出水段则与靠近进水段的泵导叶外圆周方向相对;在上述过程中,整个水流受到多级泵导叶的持续性驱动,之后靠近于进水段的泵导叶会直接从其外圆周方向进行甩出,水流会直接进入到出水段,并从出水段直接流出,克服了传统水流通过多级叶轮之后,会与出水段的侧壁发生剧烈碰撞,然后才从出水段流出的弊端,其扬程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优选的,所述进水段的长度方向与进水口相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接水流从进水段进入之后,能直接从进水口内进入,大幅度减少了外接水流与泵体之间产生接触的几率,降低了水流内部的动能损耗量,有助于提升离心泵的内部扬程。
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前壳体、隔水片、靠近于驱动电机一侧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内均设有泵腔,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若干连接螺栓相连,所述隔水片位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且隔水片用于将泵腔分隔成两个所述泵分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每个泵分腔内的泵导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而当其中一泵导叶发生损坏时,可通过拆卸前壳体或者是后壳体,从而针对其中损坏的单一泵导叶进行更换维修;另外,隔水片能直接对泵腔进行分隔,减少两个泵导叶之间的水流产生相互冲击影响,也同样能有助于提升离心泵的内部扬程。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靠近于后壳体的电机盖,所述电机盖与后壳体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设置,首先,能提升电机盖与后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其次,采用连接柱,能最大程度减少整个离心泵的重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内设有第一回流管路、位于电机盖内的第二回流管路,所述第二回流管路通过第一回流管路与连通通道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回流管路一端与连通通道内部相通,且另一端与靠近于驱动电机的泵导叶上的进水口相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通通道内会不断进行水流流动,连通通道内的水流会通过第一回流管路进入到第二回流管路上,而第二回流管路是直接设置在电机盖上,第二回流管路上的水流能直接对电机盖产生散热作用,进而提升驱动电机的实际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管路为开环形管路,所述第二回流管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心之间呈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回流管路开环端部分别连通于第一连通端与第二连通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高典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高典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3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