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716.8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杰;杨峻;刘洋;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输出 轴旋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刮电机领域,特别涉及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类雨刮电机,由于车身内部空间布局等原因,其减速机上的输出轴与输出臂需采用铆接连接。由于雨刮电机是通过输出臂对外传递动力,因此输出轴与输出臂的铆接质量将直接影响雨刮系统能否正常、有效地工作。
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铆接方式为旋铆,旋铆是通过旋铆机对工件施加以一定的摆动角度而产生轴向向下的下压力和径向的旋转力,使工件铆接在一起。然而旋铆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输出臂铆接变形及输出臂铆接角度错位,由此可能导致雨刮器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承雨刮电机输出轴的支承座和用于支承输出臂的支承限位件;所述支承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支承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限位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柱和固定在支柱顶部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形成限位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输出臂的宽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承块,所述支承块上设置有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为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承座内的限位槽,对雨刮电机进行周向限位,使其在旋铆过程中不发生移动,通过支承座内的支承槽,用于支承输出轴,使其在旋铆过程中仅对输出轴的轴向施加压力;通过支承板上的凹槽和限位面,对输出臂进行支承和限位,避免在旋铆过程中输出臂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旋铆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雨刮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支承座,3-支承限位件,4-支承块,5-雨刮电机,6-输出臂,201-限位槽,202-支承槽,301-支柱,302-支承板,303-凹槽,304-限位面,401-定位槽,501-输出轴,502-凸台,503-电动机,504-减速机,505-延伸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雨刮电机5的结构示意图,该雨刮电机5由电动机503和与电动机503连接的减速机504组成,该电动机503为圆柱形结构,该减速机504上设置有输出轴501,该输出轴501的顶端伸出减速机504的外部,该输出轴501的底端与固定在减速机504内的轴向定位装置连接,该轴向定位装置在减速机504的端部形成圆柱形凸台502,该输出轴501的底端伸出该轴向定位装置形成延伸部分50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刮电机输出轴旋铆输出臂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支承雨刮电机5输出轴501的支承座2和用于支承输出臂6的支承限位件3;所述支承座2上设置有限位槽201;所述限位槽201的底部设置有支承槽202。
所述支承座2为圆柱形结构,支承座2上的限位槽201的形状与雨刮电机5上的减速机504底部的凸台502的形状相适配;限位槽201底部的支承槽202的形状与雨刮电机5上的输出轴501底端的延伸部分505的形状相适配。该支承槽202的深度略小于输出轴501底端延伸部分505的长度;该限位槽201的深度略小于减速机504底部凸台502的高度。
将雨刮电机5的减速机504的放置在支承座2上,使减速机504底部的圆柱形凸台502和输出轴501底端的延伸部分505分别位于限位槽201和支承槽202内;通过限位槽201仅对凸台502起周向限位作用,而不起支承作用;而通过支承槽202不仅对输出轴501底端的延伸部分505起周向限位作用,同时还通过支承轴501对整个雨刮电机5起支承作用,使旋铆时的轴向力仅通过输出轴501进行传递,避免在旋铆过程中对减速机504造成破坏。
如图2所示,输出臂6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输出臂6的一端与雨刮电机5的输出轴501的顶部连接,输出臂6通过支承限位件3进行支承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