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431.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传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志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07 | 分类号: | B31F1/07;B31F1/2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310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瓦楞纸板 生产 开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线开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
在生产制造瓦楞纸的时候,我们经常使用压线开槽装置给纸片进行压线形成凹槽,方便后期直接加工瓦楞纸,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存在的多使用液压缸和液压杆相配合进行压线开槽,设备成本较高,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对称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靠近底座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挤压板的一端焊接于底座上,所述挤压板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通过固定支架设有脚踏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另一侧对称设有支架,且支架设于固定架的一侧,所述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工作台,所述挤压板活动设于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活动设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贯穿挤压板,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活动设有第三转动轴,且第三转动轴贯穿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贯穿工作台,且第二支柱设于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对称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之间设有第四转动轴,且第四转动轴贯穿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远离第一支柱的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远离第二支柱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上设有凹槽,且凹槽和凸块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槽道,且第一转动轴活动设于第一槽道内,所述挤压板远离第一槽道的一侧设有第二槽道,且第二转动轴活动设于第二槽道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柱靠近第一支柱的一侧设有第三槽道,且第三转动轴活动设于第三槽道内,所述第二支柱上设有第四槽道,且第四转动轴活动设于第四槽道内。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上设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五槽道,且第一支柱活动设于第五槽道内。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上套设有软性保护套,所述软性保护套的一端设于挤压板上,且软性保护套的另一端设于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挤压板、复位弹簧、脚踏板、支架、工作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固定块、压块、凸块、挤压块和凹槽,能够利用脚踏板带动挤压板移动,挤压板通过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带动压块移动,快速使用压块和挤压块相配合对纸进行压线开槽,避免需要使用液压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较低,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瓦楞纸板生产用的压线开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挤压板、4复位弹簧、5脚踏板、6支架、7工作台、8第一支柱、9第二支柱、10第三固定块、11压块、12凸块、13挤压块、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志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志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