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275.X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真弓和也;岸根庆延;川中子睦;松下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樊建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透镜框的位置调整及粘结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所使用的透镜装置,使用以如下方式制造出的透镜装置,即,以将透镜框抵接在保持透镜框的保持框中所设置的与光轴垂直的面的状态,用粘结剂固定透镜框与保持框。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透镜装置,即,以将保持第1透镜组的第1保持框同轴地嵌合于保持第2透镜组的第2保持框而将第1保持框抵接在第2保持框的与光轴垂直的面的状态,用粘结剂相互固定第1保持框及第2保持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327870号公报
在此,MV/FA(Machine Vision/Factory Automation)相机即工业照相机中有时也搭载有将抵接于与光轴垂直的面而已进行位置调整的透镜框用粘结剂固定在透镜装置主体等的透镜装置。
然而,若工业照相机出现无法正确读取拍摄对象的错误,则会大幅降低工厂的生产效率,因此希望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焦距偏离。并且,关于搭载于工业照相机的透镜装置,安装在机械臂的前端后使用的情况较多,因此要求即使在易发生振动或摆动的环境下使用也抑制焦距偏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透镜装置提高相对于振动等外力的耐性,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出现焦距偏离的透镜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特征为具备具有透镜的透镜框及以与光轴垂直的基准面来与透镜框抵接而在透镜框的外周固定保持透镜框的保持框,透镜框的重心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基准面的位置与透镜框的固定位置之间。
上述“固定保持”表示通过粘结剂等进行固定以避免透镜框与保持框彼此活动。
在通过粘结剂固定了透镜框与保持框的情况下,上述“固定位置”表示固定透镜框与保持框的粘结剂的光轴方向的代表性的位置。固定透镜框与保持框的粘结剂中,使用离基准面最远的位置作为固定位置。并且,当透镜框与保持框用粘结剂固定在多处时,例如,各粘结剂的固定位置中,将在光轴方向上离基准面最远的固定位置用作透镜框的固定位置。
“透镜框的重心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基准面的位置与透镜框的固定位置之间”表示在光轴方向上透镜框的重心位置位于从基准面的位置至透镜框的固定位置之间,并且还包括透镜框的重心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位于与透镜框的固定位置相同的位置的情况及透镜框的重心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位于与基准面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情况。
另外,“透镜框的重心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位于与基准面的位置相同的位置”表示重心位置与基准面的位置实际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在此,若重心位置与基准面的位置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为固定位置与基准面的位置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的百分之10以下,则视为实际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并且,“透镜框的重心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位于与固定位置相同的位置”表示重心位置与固定位置实际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在此,若重心位置与固定位置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为固定位置与基准面的位置之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的百分之10以下,则视为实际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装置中,透镜框的重心也可在光轴方向上位于比固定位置更靠近基准面的位置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装置中,透镜框的重心位置也可在光轴方向上位于与基准面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装置中,透镜框优选具有能够装卸于透镜框的主体的重心位置调节部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透镜装置具备具有透镜的透镜框及以与光轴垂直的基准面来与透镜框抵接而在透镜框的外周固定保持透镜框的保持框,且透镜框的重心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基准面的位置与透镜框的固定位置之间,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提高相对于振动等外力的耐性而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出现焦距偏离的透镜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保持框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中速内燃机进排气阀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阻断节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