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005.7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轶;张晓玲;顾静霞;王琰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无菌 封管液 注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留置针运用比较普遍,注射完毕都需要静脉推注封管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封管液配制污染率高且需花费较多时间2、抽好后封管液保存不当(违反无菌原则)3、抽好后有效时间较短4、抽好的封管液需铺无菌盘妥善保存,增加无菌操作步骤5、在抽吸封管液时容易发生针刺伤6、肝素封管液配置过程中需配一瓶,存在肝素及肝素封管液余量浪费7、肝素液配置浓度不符合要求,如果能有一种能简便连接留置针,且无菌性强的装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体为袋状,便于运输,气囊式便于操作,液体无残留,无菌性强,减少感染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包括注射袋、注射头及气囊,所述注射袋内部加注有封管液,注射头固定连接在注射袋的头部,注射头为外螺纹式,注射头上旋有一个无菌螺帽,气囊位于注射袋的尾端内部,气囊尾部插入有一个充气嘴,充气嘴内部设有一个单向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射袋外观为袋状,其内部为一个漏斗状,从尾部端向头部端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体为袋状,便于运输,气囊式便于操作,液体无残留,无菌性强,减少感染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注射器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注射袋;101、封管液;20、注射头;201、无菌螺帽;30、气囊;301、充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图1、图2所示,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包括注射袋10、注射头20及气囊30,所述注射袋10内部加注有封管液101,注射头20固定连接在注射袋10的头部,注射头20为外螺纹式,注射头20上旋有一个无菌螺帽201,气囊30位于注射袋10 的尾端内部,气囊30尾部插入有一个充气嘴301,充气嘴301内部设有一个单向阀片302。
所述注射袋10外观为袋状,其内部为一个漏斗状,从尾部端向头部端缩小。
工作原理:
一种气囊式无菌封管液注射装置,注射袋10内部加注有封管液 101,注射头20固定连接在注射袋10的头部,注射头20为外螺纹式,注射头20上旋有一个无菌螺帽201,气囊30位于注射袋10的尾端内部,气囊30尾部插入有一个充气嘴301,充气嘴301内部设有一个单向阀片302,注射袋10外观为袋状,其内部为一个漏斗状,从尾部端向头部端缩小,使用时,拧开无菌螺帽201,将注射头20插入输液器注射器内,将空的注射器插入充气嘴301,将空气打入气囊 30,随着空气的打入,气囊30逐渐变大,挤压封管液101从注射头 20流入到输液器注射器内,实现液体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