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组件及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9428.7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巍;陈宗涛;肖淑芬;丁涛;梅华平;贺秋冬;戴晓光;吴昊;徐刚;李红丽;李玉梅;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组件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尘组件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进行,空气中粉尘含量不断的增加,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洁净度,为了清理家中日益增多的灰尘,吸尘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之一。
现有的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灰尘收集设备都是利用电动机驱动风机叶轮高速旋转,叶轮叶片不断对空气做功,使叶轮中的空气得到能量并以极高的速度排出风机,使风机前端的吸尘头内的空气流动以补充叶轮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头内部形成瞬时真空,即在吸尘头内外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作用下,吸尘头的吸嘴近处的垃圾与灰尘随空气一起被吸入到吸尘器内,在吸尘器内部经过过滤器,垃圾与灰尘留在储灰箱内,而空气经过滤后再排出吸尘器进入室内,至此完成了整个吸尘全过程。
但由于现有的灰尘收集设备内部的过滤器大都由多层滤网组成,只能将大于一定几何尺寸的灰尘与空气分离,而细颗粒的灰尘没办法与空气实现分离,细颗粒的灰尘将会通过灰尘收集设备的出风口返回到室内的空气中,并随着灰尘收集设备的出风口的空气高速流动在室内弥散,导致室内空气二次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灰尘收集设备配合使用以降低细颗粒粉尘二次污染的除尘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组件,其能够与吸尘设备配合使用,很好的收集吸尘设备聚集的灰尘,避免灰尘散发产生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其能够避免收集的灰尘产生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除尘组件,其包括内部设有储液腔的壳体,壳体设有凹槽及与储液腔顶部连通的出风道,凹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条与储液腔的底部连通的进风道,储液腔内设有至少一块防溅板,每块防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储液腔连通有排液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凹槽的开口处罩设有第一筛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耳板,第一筛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耳板对应的安装板,耳板与对应的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储液腔内由下至上、间隔设有两块以上的防溅板,各个防溅板上开设的透气孔交错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进风道内设有灭菌风管,灭菌风管的内壁设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凸棱的表面涂覆有银离子灭菌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凹槽内设有积灰盒,积灰盒开设有与凹槽开口连通的进灰口,及与各个进风道连通的通孔,通孔罩设有第二筛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过渡腔,过渡腔的顶部与储液腔的顶部连通,过渡腔的底部与出风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过渡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紫外线灭菌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过渡腔内间隔设有多块可拆卸的支撑板,每块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一种吸尘器,其包括上述的除尘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储液腔的壳体,壳体设有凹槽及与储液腔顶部连通的出风道,凹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条与储液腔的底部连通的进风道,储液腔内设有至少一块防溅板,每块防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储液腔连通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组件能够与除尘设备配合使用,高效的收集除尘设备汇集的灰尘,避免收集的灰尘产生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除尘组件的吸尘器,该吸尘器结构简单,使用和拆装方便,能够对空气进行除尘、灭菌、加香、干燥等多种方式的处理,从而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除尘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除尘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积灰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9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