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820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9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 车前 挡泥板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挡泥板通常采用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注塑成型。如图1、图2所示,为前挡泥板的传统注塑模具1’,通常采用三板模或热流道模具结构形式,模具的点浇口3’设置在产品上表面中间位置。
而ABS树脂属于高粘性(即低流动性)材料,注塑时最先进入模具流道的高温ABS熔胶经过模具流道时与模具接触面部分冷却固化,当后续胶料进入时,推动固化料进入产品表面,而前者与后续进入的ABS熔胶可能无法完全熔合,便会在产品表面浇口附近产生微观裂纹。而涂装时,漆液渗入裂纹深度深,正常表面漆液渗入深度很浅,造成漆面显示颜色不一致,导致注塑疏松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产生流纹。
同时注塑成型时会在产品表面产生点浇口疤痕,而挡泥板壁厚较薄,即便将点浇口设置在产品背面,流纹和疏松的注塑问题仍然会反应在产品外表面,造成外观质量差、涂装合格率低,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内设有对应前挡泥板形状的型腔,所述模具设置有连通所述型腔的浇口,所述型腔包括主挡板腔和位于所述主挡板腔前端两侧的前减震护板腔,所述前减震护板腔后侧形成与摩托车前减震组件配合的装配凹位,所述浇口连通至所述装配凹位侧壁。
所述浇口至所述装配凹位侧壁之间的流道横截面逐渐增大。
所述注塑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浇口。
所述装配凹位侧壁设有与所述摩托车前减震组件轮廓配合的定位面,所述浇口侧向连通至所述定位面。
所述浇口沿所述装配凹位朝下延伸形成竖向注塑流道,所述竖向注塑流道末端横向延伸有与所述定位面连通的横向注塑流道。
所述浇口侧向连通至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前减震护板腔内壁壁面的交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浇口连通至前减震护板腔后侧形成的装配凹位侧壁,能够使后续人工去除产生的浇口疤痕位于前挡泥板安装后不可见的壁面上,产品外表面更为美观,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外表面存在疏松或流纹问题,整体外观质量更高,提高了涂装的合格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注塑模具;
图2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注塑模具的型腔;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注塑模具;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注塑模具型腔;
图5为注塑模具型腔的另一视图;
图6为注塑模具型腔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至图6,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1,注塑模具1内设有对应前挡泥板形状的型腔2,模具1设置有连通型腔2的浇口3,型腔2包括主挡板腔21和位于主挡板腔21前端两侧对此设置的前减震护板腔22,而前减震护板腔22后侧形成与摩托车前减震组件配合的装配凹位23,浇口3连通至装配凹位23侧壁。
由于前挡泥板通过紧固位232装配在摩托车时,摩托车前减震会局部遮挡住装配凹位23的侧面,而将浇口3连通至该侧壁,能够使后续人工去除产生的浇口疤痕位于前挡泥板安装后不可见的壁面上,使产品外表面更为美观,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外表面存在疏松或流纹问题,整体外观质量更高,提高了涂装的合格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使浇口3至装配凹位23侧壁之间的流道横截面逐渐增大,即模具流道自浇口3到流道内由小到大,冷却固化的胶料会停滞在流道内表面不进入产品,避免了冷却固化的小胶料直接冲到产品表面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疏松或流纹问题的产生,产品外观质量更高;另外横截面较小的浇口还可使胶料流速加快,具有剪切稀化胶料的作用。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1对称设置有两个浇口3,使成型产品的内应力两侧对称分布,产品两侧变形一致,不影响产品外观。
装配凹位23侧壁设有与前减震组件轮廓对应的定位面231,使得前叉与前挡泥板之间形成嵌合位,浇口3侧向连通至定位面231,浇口3侧向连通至定位面231的中央处,浇口疤痕就会产生在嵌合位的中央,从而达到最优的隐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8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