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368.5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邵慧芳;曲强;林志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慧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2;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性 伤口 辅助 愈合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
背景技术
负压治疗技术又称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指通过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使得伤口保持负压状态,在负压状态下,细菌细胞内产生的内外压力差能破坏细胞的完整性。目前,负压治疗技术主要停留在对伤口敷料的技术改进方面,在治疗的过程中伤口虽然被敷料覆盖但是活跃在空气中的细菌依然可以直接接触到伤口,并对伤口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通过设计吸盘和密封条在受伤部位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区域,并通过小型的风机对密封壳体进行吸气,当密封壳体内的空气进入量小于空气排出量时,密封壳体内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实现引流,进而改善伤口周围的组织弹性,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进而实现增速伤口愈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包括密封壳体,密封壳体上有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三歧管和第四歧管,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三歧管和第四歧管与进气管相连接,歧管与螺纹孔导通,螺纹孔安装吸盘;吸盘的螺柱开孔,吸盘采用橡胶材质,进气管通过软管与风机连接。
优选的,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三歧管和第四歧管采用卫生级的聚氨酯材质制成。
优选的,密封壳体表面透明。
密封壳体底部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安装密封条,密封条为纱布包裹医用棉花缝制。
优选的,安装槽沿着密封壳体边缘开设,密封条安装完成后能够完成对整个密封壳体的包围。
优选的,密封条的高度应保证密封条安装完成后密封条底面与吸盘底面平齐。
密封壳体上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与密封壳体采用螺纹连接,空气过滤器内有消毒药棉。
优选的,消毒药棉使用医用消毒药水浸泡。
密封壳体上有紫光灯,紫光灯通过接线头与蓄电池相连接。
密封壳体上有窗口,窗口上安装密封盖板,密封壳体内充填医用敷料。
优选的,所述敷料是弹性可压缩的。
优选的,所述敷料时流体可通过的。
优选的,所述敷料能够适应创伤刀口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风机和空气过滤器来产生负压,既能够保证伤口处的空气流通来实现保持伤口干燥的目的,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通过负压产生机械力,促进细胞增殖及组织修复;减轻创面组织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2)风机在产生负压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吸盘的抽吸,密封条受压后使得密封壳体内部与外界实现隔离,能够抑制细菌繁殖,控制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二三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剖面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a、第一歧管,1b、第二歧管,1c、第三歧管,1d、第四歧管,2、密封壳体, 3、进气管,4、空气过滤器, 5、紫光灯,5a、接线头,6a、第一盖板,6b、第二盖板,7、吸盘, 8、进气孔,9、窗口,10、螺纹孔,11、消毒药棉,12、医用敷料,13、密封条,14、安装槽,15、蓄电池,16、风机 。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开放性伤口辅助愈合器材,包括密封壳体2,密封壳体2上有第一歧管1a、第二歧管1b、第三歧管1c和第四歧管1d,第一歧管1a、第二歧管1b、第三歧管1c和第四歧管1d与进气管3相连接,歧管与螺纹孔10导通,螺纹孔10安装吸盘7;吸盘7的螺柱开孔,吸盘7采用橡胶材质,进气管3通过软管与风机16连接。
进一步,第一歧管1a、第二歧管1b、第三歧管1c和第四歧管1d均采用卫生级的聚氨酯材质制成。
进一步,密封壳体2表面透明。
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密封壳体2底部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部安装密封条13,密封条13为纱布包裹医用棉花缝制。
进一步,安装槽14沿着密封壳体2边缘开设,密封条13安装完成后能够完成对整个密封壳体2的包围。
进一步,密封条13的高度应保证密封条13安装完成后密封条13底面与吸盘7底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慧芳,未经邵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室引流支架
- 下一篇:盐水桶中带支架的呼吸联动式负压胸腔引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