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6760.8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辛永光;巨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8;F16L27/09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28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序批式 反应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身心,人们对污废水处理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日常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序批式排水装置进行污废水的沉淀和分离,且大中型污废水序批反应器(如SBR,CASS等)通常采用专用设备滗水器进行排水,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效果较好。
对于规模较小的工厂,也需要进行污废水的处理工作。但由于其处理的污废水量少,通常只有1-100t/d,若采用序批式排水装置进行污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配置自动化的滗水器是非常不合适的,一方面,小型序批反应装置难以匹配到合适的自动化滗水器;另一方面,配备自动化的滗水器的序批式物化处理装置造价昂贵,且自动化的滗水器占比工程造价较高,出现故障时,维修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对于众多小型企业,小的污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人员文化水平有限,无法进行较为专业的、复杂的操作,但又要求排水简单,排水装置可靠。而现有的序批式污废水处理装置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序批式排水装置造价昂贵,操作复杂,小型反应装置难以匹配合适的滗水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包括净水池、进水管、溢流口、排泥口和排水管结构;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净水池的上方;所述溢流口设置在净水池侧壁的顶部;所述排泥口设置在净水池侧壁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旋转出水管、弯头、旋转套筒接头、排水阀和出水管;所述旋转套筒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连接管、套筒本体和固定连接管;所述旋转连接管的一端与套筒本体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弯头固定连接;所述弯头与所述可旋转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筒本体和固定连接管的一端通过一中空钢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净水池侧壁并与排水阀固定连接,所述排水阀设置在净水池外并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为密封套筒端,另一端为固定套筒端。
所述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套筒端焊接在所述中空钢板上。
所述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套筒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套筒端与旋转连接管之间填充密封垫料。
所述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所述中空钢板的镂空部分为与旋转连接管内径相同的圆,且所述中空钢板镂空部分的中心、旋转连接管的中心与固定连接管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套筒端远离固定套筒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环,所述固定套筒端靠近密封套筒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采用设置旋转套筒接头结构的方式,能够通过对排水管进行旋转实现对排水高度的调节,以实现对不同性质和不同体积的污废水的处理。不仅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易损坏,而且同等处理量的排水装置的造价仅为同类滗水器造价的1/100,大大降低了建造和维护成本,尤其适用于小型污废水处理工程。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排污费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旋转套筒接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种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请参考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序批式反应器的排水装置包括净水池1、进水管2、溢流口3、排泥口4和排水管结构5;且6为净水池1中的上清液,7为净水池1中的污泥层;所述进水管2位于所述净水池1的上方;所述溢流口3设置在净水池1侧壁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溢流口3距离所述净水池1顶端5~10cm;所述排泥口4设置在净水池1侧壁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排泥口4距离所述净水池1底端3~8cm;所述排水管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旋转出水管51、弯头52、旋转套筒接头53、排水阀54和出水管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