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6577.8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郭春兆;王永华;郭鹏飞;杜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置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C02F1/2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多相 装置 新型 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相抽提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通过真空强化抽提方式,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流体(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到地面进行相分离及处理,以控制和修复土壤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非水相流体在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又称为自由相。多相抽提是多种修复技术的结合,包括泵出处理、土壤气体抽提、生物通风、自由相回收等,相比以上单独修复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修复效率,缩短修复时间。若气相和液相污染物通过一个抽提泵在同一管路中被混合抽提,则该多相抽提又称为单泵多相抽提;若气相和液相通过两个抽提泵在两个管路中被分别抽提,则又被称为双泵多相抽提。
单泵多相抽提系统相对于双泵多相抽提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安装、运行和维护费用相对低廉,但单泵多相抽提系统存在一个较大的应用局限。单泵多相抽提系统使用真空泵来进行抽提,而一般真空泵能够产生的井头抽提负压不会超过1个大气压(10米水柱,0.1Mpa),因此无法在地下水埋深超过10米时实现对地下水的抽提,因为抽提负压不够,无法提升超过10米的地下水柱。通过选用更大抽提负压的真空泵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高负压状态下运行对管路、阀门等的耐压和密闭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设备投资和能耗显著提升,其在工程应用上不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涉及多相抽提的专利均是单泵多相抽提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1120475085.0和CN201420621000.9,以及中国专利公布CN105253932A和CN104874592A。以上专利技术均无法克服上文提到的应用局限,无法在地下水埋深超过10米的区域开展应用。
在保持单泵多相抽提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安装、运行和维护费用相对低廉优势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克服真空抽提负压能力限制,可以应用于地下水位埋深超过10米区域的单泵多相抽提装置是一个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克服现有单泵抽提系统由于负压能力限制而无法应用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地区的局限;并通过配套优化的实施方法,提高修复效率。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包括抽提井系统,所述抽提井系统包括白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白管下端部的筛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筛管底部的底盖、固定设置于所述白管上部的井头三通、由上至下依次填充于所述白管以及所述筛管外侧的回填土、膨润土、石英砂,还包括抽提滴管系统,所述抽提滴管系统包括插设于所述白管以及所述筛管内的滴管导管以及压缩空气管,所述滴管导管由多段拼接而成,所述滴管导管的下端部具有斜切口,所述斜切口的上部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压缩空气管下端部的穿孔,所述压缩空气管的上端部穿过所述井头三通与进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滴管导管的上端部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滴管导管的上部与所述白管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活动密封顶盖,所述白管上设置有将所述活动密封顶盖固定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多段所述滴管导管相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拼接而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滴管导管每段长度为0.5-1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滴管导管为中空圆管。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滴管导管由UPVC或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穿孔位于所述斜切口上方5cm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斜切口的角度为45°-6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固定结构为抱箍。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活动密封顶盖由橡胶制成,所述活动密封顶盖的中部具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滴管导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的控制方法,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修复目的综合确定斜切口的位置。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应用于多相抽提装置的新型抽提滴管的控制方法,具体为:
(1)、回收自由相时,滴管导管的斜切口放置在自由相层位的中部;
(2)、实现地下水位降深最大化目的时,滴管导管的斜切口放置在抽提井底部;
(3)、不存在自由相时,滴管导管的斜切口放置在污染最严重的地下水层位。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置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置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微生物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