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袜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625.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7/00;A43B2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日照市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袜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袜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劳动强度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于具有保健功能的连袜鞋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现有的连袜鞋不能满足人们对腿部和脚面按摩的需求。因此,能够设计一种可满足使用者对脚面和腿部进行按摩的连袜鞋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袜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袜鞋,包括鞋体、弹力袜1,所述鞋体包括鞋底2、鞋面3;所述弹力袜1的底部与鞋底2的内侧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鞋面3的内侧面固定设有充气气囊Ⅰ4,所述充气气囊Ⅰ4与弹力袜1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气气囊Ⅰ4与导气软管Ⅰ5相连通,所述导气软管Ⅰ5穿出鞋面3;所述弹力袜1的袜筒外可拆卸设有充气气囊Ⅱ6,所述充气气囊Ⅱ6外固定设有弹力袜筒7,所述弹力袜筒7的下端与鞋体的鞋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气气囊Ⅱ6还连接与其相连通的导气软管Ⅱ8,所述导气软管Ⅱ8穿出弹力袜筒7;所述导气软管Ⅰ5、导气软管Ⅱ8分别连接三通9的连接口Ⅰ、连接口Ⅱ,所述三通9的连接口Ⅲ通过导气软管Ⅲ10连接手压气囊11。
优选地,所述弹力袜筒7外设有防水层12。
优选地,所述导气软管Ⅰ5、导气软管Ⅱ8上均设有阀门13。
优选地,所述弹力袜1底部的内侧面可拆卸设有鞋垫14。
优选地,所述鞋垫14上设有按摩凸起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Ⅰ连接导气软管Ⅰ,充气气囊Ⅱ连接导气软管Ⅱ,导气软管Ⅰ、导气软管Ⅱ分别连接三通的连接口Ⅰ、连接口Ⅱ,三通的连接口Ⅲ通过导气软管Ⅲ连接手压气囊的设置,可满足使用者对腿部和脚面的按摩需求;而且,所述充气气囊Ⅰ与弹力袜可拆卸连接、弹力袜的袜筒外可拆卸连接充气气囊Ⅱ的设置,又可便于使用者单独将弹力袜取出进行清洗;
2、本实用新型中弹力袜筒外设有防水层,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导气软管Ⅰ、导气软管Ⅱ上均设有阀门,可满足使用者单独对脚面按摩或单独腿部按摩或同时对脚面及腿部进行按摩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中弹力袜底部的内侧面设有鞋垫,可有效吸除使用者脚底产生的脚汗;
5、本实用新型中鞋垫上设有按摩凸起,可便于使用者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袜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连袜鞋,包括鞋体、弹力袜1,鞋体包括鞋底2、鞋面3;弹力袜1的底部与鞋底2的内侧面可拆卸连接;弹力袜1底部的内侧面可拆卸设有鞋垫14,鞋垫14上设有按摩凸起15。
鞋面3的内侧面固定设有充气气囊Ⅰ4,充气气囊Ⅰ4与弹力袜1可拆卸连接,充气气囊Ⅰ4位于弹力套袜1与鞋面3之间;充气气囊Ⅰ4与导气软管Ⅰ5相连通,导气软管Ⅰ5穿出鞋面3;弹力袜1的袜筒外可拆卸设有充气气囊Ⅱ6,充气气囊Ⅱ6外固定设有弹力袜筒7,弹力袜筒7外设有防水层12,弹力袜筒7的下端与鞋体的鞋口可拆卸连接;充气气囊Ⅱ6还连接与其相连通的导气软管Ⅱ8,导气软管Ⅱ8穿出弹力袜筒7;导气软管Ⅰ5的自由端连接三通9的连接口Ⅰ,导气软管Ⅱ8的自由端连接三通9的连接口Ⅱ,三通9的连接口Ⅲ通过导气软管Ⅲ10连接手压气囊11作为气压源。此外,导气软管Ⅰ5、导气软管Ⅱ8上均设有阀门13。
当使用者只对脚面进行按摩时,打开导气软管Ⅰ5上的阀门13,关闭导气软管Ⅱ8上的阀门13,控制受压气囊11,对充气气囊Ⅰ4进行充放气,实现对脚面的按摩;当使用者只对腿部进行按摩时,打开导气软管Ⅱ8上的阀门13,关闭导气软管Ⅰ5上的阀门13,控制受压气囊11,对充气气囊Ⅱ6进行充放气,实现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按摩;当使用者需对脚面及腿部同时进行按摩时,需同时打开导气软管Ⅰ5上的阀门13及导气软管Ⅱ8上的阀门13,控制受压气囊11,对充气气囊Ⅰ4、充气气囊Ⅱ6进行充放气,实现对使用者脚面及腿部同时进行按摩。当使用者发现弹性袜1需要洗涤时,使用者需将弹力袜1的袜筒从充气气囊Ⅱ6拆下,然后再将弹力袜1的底部从鞋底2的内侧面拆下,即可将弹性袜1从鞋体中取出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未经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