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防盐雾耐高温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433.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伟;张学君;夏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腐蚀 防盐雾 耐高温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防盐雾耐高温齿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除了使用汽油和柴油之外,使用其他新能源的汽车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汽车和氢发动汽车等。我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目前已把纯电动汽车作为了主攻方向。
其中,发动机正时齿轮箱内有三个关键齿轮,即:与曲轴固联接的曲轴齿轮;与驱动气门的凸轮联接的凸轮轴齿轮;与驱动高压泵轴联接的高压泵齿轮;这三个齿轮统称正时齿轮。发动机工作原理中四个行程,是指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两次,要有吸、压、爆、排四个基本要求实现其能量转化的,简单的说当活塞下行吸气时,进气门必须打开,当活塞上行压缩气体时进、排气门必须关闭,当压缩终了时要求及时供油(点火),爆燃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活塞再次上行时排气门必须打开,排放燃烧后的废气。从上述过程可知:发动机只所以能工作,是进、排气门、供油根据活塞位置准确开闭、供油来保证的,这种关系是正时齿轮保证的。三个齿轮的装配关系就是保证反动机正常工作的。原理就是齿轮传动比关系。
对于汽车发动机齿轮,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689724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高精度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轮齿、齿槽、弧形倒角、轴承、离心自锁装置、轴孔、散热槽、散热孔、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壁均匀分布着轮齿,相邻两个轮齿之间有一齿槽,所述齿槽槽底两侧设有弧形倒角,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固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滚动体,所述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固定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外圈与轴孔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轴孔的内壁上固设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离心自锁装置,当轴承的内圈达到一定转速后,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卡入卡槽中带动齿轮本体一起转动,这样齿轮瞬间加速并瞬间冲击释出大扭力来带动别的齿轮,提高了传动的精确度。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齿轮,在耐腐蚀防盐雾以及耐高温方面性能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防盐雾耐高温齿轮,所述齿轮具有较好的耐腐蚀、防盐雾以及耐高温性能,刚性好,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方便,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防盐雾耐高温齿轮,包括:一外圈,外壁沿周向等距排布若干齿部;一内环,形状为一圆环,内接于所述外圈内壁;一管体,内接于所述内环内壁;一圆盘,内接于所述管体内壁,其中部开设安装孔;所述齿轮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覆有耐腐蚀层、防盐雾层和耐高温层。
进一步,所述耐腐蚀层均为酚醛环氧涂层。
另,所述防盐雾层为氯化聚丙烯树脂涂层。
另有,所述耐高温层均为聚氯乙烯耐高温涂层。
再有,所述内环表面沿周向等距、间隔开设有若干内环通孔。
且,位于两相邻的内环通孔之间的内环表面开设有一固定孔。
另,所述圆盘表面沿周向等距、间隔开设有若干圆盘通孔。
再,所述管体高度与外圈厚度相匹配。
再有,所述外圈、内环、管体、圆盘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齿轮表面通过设置耐腐蚀层、防盐雾层及耐高温层,使得齿轮具有较好的耐腐蚀、防盐雾以及耐高温性能,刚性好,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方便,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防盐雾耐高温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