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部输液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046.7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远;孙兰英;赵忠海;夏春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远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尹庆娟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前***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部输液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精神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患者意识状态不清楚,易动,在养老机构,大部分老人手部活动不受控,在静脉输液时,时常会造成静脉输液无法进行,需要重新操作的现象。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输液时手部动作影响输液,在输液时,通常会用纸盒来固定手,然后将医用长胶布在距穿刺部位3~5cm的区域缠绕固定。由于手掌、手指、关节长时间被动放于硬板上,手部过于疲劳,影响末梢血液循环;且长时间固定会使手出汗,固定的胶布容易滑落,固定效果差,更易造成针头滑脱,再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输液固定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固定效果差和硬板造成的手部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器包括:
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为硬质板,两表面设置有手型凹槽,两个手型凹槽相对设置,手指和手腕对应位置的一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
设置在主体板外表面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软质层、透气层和网面层;
固定在主体板另一个侧壁和所述第一长条孔及第二长条孔的位置对应的手部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所述手部固定带的活动端穿过第一长条孔并和手部固定带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腕部固定带的活动端穿过第二长条孔并和腕部固定带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所述手部输液固定器还包括约束带,两个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主体板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
所述约束带为尼龙带。
所述约束带的宽度取值范围为2.5-3cm。
所述手部固定带的两个表面结构相同,每个表面由固定端向活动端分为三个区,靠近固定端的一区域内固定有粘扣毛面,靠近活动端的一区域内固定有粘扣勾面,用于固定时,位于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之间的空白区域和第一长条孔接触配合;所述腕部固定带的两个表面和手部固定带的两个表面的表面结构相,用于固定时,位于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之间的空白区域和第二长条孔接触配合。
所述手部固定带的固定位置与手指的关节位置相对应,手指固定带的宽为4cm,长为20cm;所述腕部固定带的宽为5cm,长为18cm。
所述主体板用于放置拇指的区域的上部和主体板分离,拇指固定区上拇指关节对应位置的一个侧壁处和拇指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侧壁设置对应位置有第三长条孔,所述拇指固定带的活动端穿过第三长条孔并和拇指固定带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所述拇指固定带的两个表面结构相同,每个表面由固定端向活动端分为三个区,靠近固定端的一区域内固定有粘扣毛面,靠近活动端的一区域内固定有粘扣勾面,用于固定时,位于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之间的空白区域和第三长条孔接触配合。
所述拇指固定带的宽为3cm。
所述软质层的材料为EPE珍珠棉板,所述透气层的材料为聚酯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器两端面设置有手型凹槽,并通过在侧壁设置的手部固定带、腕部固定带、拇指固定带和约束带实现固定,能够实现对手部的定位,避免固定不可靠的问题,每个固定带与固定端相邻的区域为粘扣毛面,即粘接固定时,非粘接固定工作面的粘扣毛面和人体接触,增加舒适度,避免给人体增大压迫感,同时主题班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结构,依次包括软质层、透气层和网面层,可以增加接触的舒适度,避免长时间输液手部僵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采用两面对称设置手型凹槽的结构,同时每个固定带两个表面结构相同,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使用时,可以适应左手或右手输液时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固定效果好,增加舒适度,可以实现两面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器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器用于固定左手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板,101、手型凹槽,102、第一长条孔,103、第二长条孔,104、第三长条孔,2、保护结构,201、软质层,202、透气层,203、网面层,3、手部固定带,4、腕部固定带,5、拇指固定带,6、约束带,7、粘扣毛面,8、粘扣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远,未经刘维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夹式防刺伤安全针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精神护理输液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