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尘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595.0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华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04;B01D46/3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过滤掉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和吸附刺激性气味的烟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吸烟的人口占了总人口的约五分之一,但吸烟人群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如汽车内、客厅或酒店吸烟区)吸烟时,香烟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刺激性气味不能进行有效地处理,导致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害物质和气味仍然残留在空气中,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简单的换气方式虽然可以将有害气体和气味抽走,但排走的气体仍然会对外界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仅针对性不强,有害物质处理效率低,而且不方便携带,无法灵活选择使用的地点。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专门处理香烟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刺激性气味的烟尘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尘过滤装置,其既能吸附香烟燃烧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过滤掉焦油和尘,又能消毒杀菌、消烟除尘,使空气更清新,避免有害物质和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尘过滤装置,包括设有内腔的外壳,该外壳上设有均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壳上设有使外界空气进入其内腔的吸气机构,外壳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吸气机构和负离子发生器连接有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活性炭和纸质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基座和滤网,所述基座中设有格子状分布的容纳腔,所述活性炭为颗粒状并分布在各容纳腔中,所述滤网沿气流方向设置在容纳腔的前端,所述纸质过滤层沿气流方向位于容纳腔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纸质过滤层为折叠成截面呈锯齿状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光触媒装置,其包括光触媒涂层和紫外线灯,所述光触媒装置沿气流方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后方,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气机构为电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与外壳之间为分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适配且用于存放烟灰的储存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部为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部为抽屉。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烟尘过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活性炭能吸附香烟燃烧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纸质过滤层能过滤掉焦油和尘,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微量臭氧,二者合一更易吸附各种病毒、细菌,使其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其死亡;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积,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而且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进过处理的空气再次进入外界环境中,空气更清新;
2、光触媒涂层在紫外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处理能力,而且只要涂层不磨损、不脱落,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或损耗,使用寿命长;
3、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为颗粒状并分布在各容纳腔中,增加了活性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处理效果更好,而且活性炭颗粒不会因为过滤器的晃动而向某个区域集中并降低吸附性能;滤网能防止活性炭颗粒掉出来的同时,也能避免香烟的烟灰进入过滤器并造成堵塞,保证了过滤器的过滤稳定性;
4、纸质过滤层折叠成截面呈锯齿状,在不需要增加过滤器尺寸的前提下,加大了纸质过滤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对焦油和烟尘的过滤效果更突出;
5、由于过滤器中的活性炭和纸质过滤层均为消耗品,过滤器与外壳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定期更换;
6、储存部能储存香烟的烟灰。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华,未经杨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