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442.6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霞;彭进香;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丽霞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多层餐饮服务结构,传统的人工点餐技术不仅占用服务员较多的时间,也会因服务员传递信息浪费较多的时间,在顾客较多的餐厅,点餐需要长时间排队,严重影响了就餐兴趣。
综上所述,现有的点餐方式多为人工点餐,效率较低,不仅占用服务员较多的时间,也对顾客就餐的兴趣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点餐过程不能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对客户的反映进行有效评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包括用于对菜品名称进行存储的主机;
安装在厨房内并与主机相连接,用于将点餐内容向厨师进行提醒的显示器;
与主机相连接,用于实现账单打印的打印机;
与主机电连接,用于向主机内发送信号的通讯机;
与通讯机无线连接,用于与通讯机发数据信号的路由器;
与路由器无线连接,用于向路由器发送点餐名称的点餐终端;
与主机相连接,用于将盛放已做好食物的配餐器;
与主机相连接,安装在配餐器的下端,用于将配餐器传送至餐桌处的传送带;
与打印机有线连接,用于结算账单的收银台;
与收银台有线连接,用于会员刷卡的刷卡机;
与主机无线连接,用于接收顾客对所点菜品名称满意度进行评分的评分服务器;
与主机无线连接,用于监控和调度点餐流程的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点餐终端采用手机或电脑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配餐器的外部套装有防护罩。
进一步,所述显示器上安装有语音播放器,语音播放器与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还包括:与收银台无线连接,用于汇集收银台账单信息的总部财务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通过点餐终端向路由器发送点餐信息,并通过通讯机传输至主机,主机向显示屏发送信号,厨师根据显示内容进行配餐;并将做好的食物放在配餐器上,经传送带传导至餐桌处,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并且通过收银台的结算;会员可通过刷卡机进行自动结算,节省了顾客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评分服务器接收顾客对所点菜品名称满意度进行评分;
通过后台服务器监控和调度点餐流程;对于顾客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及时调整,已达到顾客和企业的双赢。通过总部财务服务器可对多个收银台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帮助上层决策层及时了解企业运行状态,做出合理的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通讯机;3、路由器;4、显示器;5、打印机;6、配餐器;7、点餐终端;8、传送带;9、收银台;10、刷卡机;11、评分服务器;12、后台服务器;13、总部财务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点餐系统包括用于对菜品名称进行存储的主机1;
安装在厨房内并与主机1相连接,用于将点餐内容向厨师进行提醒的显示器4;
与主机1相连接,用于实现账单打印的打印机5;
与主机1电连接,用于向主机1内发送信号的通讯机2;
与通讯机2无线连接,用于与通讯机2发数据信号的路由器3;
与路由器3无线连接,用于向路由器3发送点餐名称的点餐终端7;
与主机1相连接,用于将盛放已做好食物的配餐器6;
与主机1相连接,安装在配餐器6的下端,用于将配餐器6传送至餐桌处的传送带8。
与打印机有线连接,用于结算账单的收银台9;
与收银台有线连接,用于会员刷卡的刷卡机10;
与主机无线连接,用于接收顾客对所点菜品名称满意度进行评分的评分服务器11;
与主机无线连接,用于监控和调度点餐流程的后台服务器12。
所述点餐终端7采用手机或电脑中的一种。
所述配餐器6的外部套装有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丽霞,未经黄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能源管理的无线物联网终端
-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校园安全管理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