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用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041.0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闫懋莎;李莉;杨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懋莎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3536 贵州省六盘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产科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用推车。
背景技术
孕产妇因体形特殊,尤其是待产时或产后,不便移动,运送孕妇到产房或手术室后,或者产后推回病房后,需要多人合力将孕产妇或抱或抬到床上,操作难度很大,而且容易碰到产妇伤口,增加痛苦,不利于伤口愈合。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33933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推车,包括推车本体,推车本体前端设有推杆,推车本体上设有滑槽,滑槽沿推车本体横向设置,推车本体上部设有推板,推板底部设有与滑槽配合的突起,推板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提手,推板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板,推车本体上对应设置锁紧槽,推板上设有棉垫,棉垫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提手配合的固定套,推车本体底部设有支腿,支腿底部设有万向轮。该实用新型在对孕产妇进行转移过程中,需要至少两个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因此不能够十分方便的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推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妇产科用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穿过固定箱的上下侧壁,丝杠的表面套接有丝杠套,所述固定箱的侧壁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丝杠套位于滑动通槽内,位于固定箱外侧的丝杠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位于导轨内,所述支撑板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板,齿条板的下部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侧壁体相转动连接,位于左右两侧的丝杠分别穿过底板,丝杠的下部固定套接有从动带轮,所述底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部固定套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部四个角相对应的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和滑块的侧壁安装有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塔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棉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手扭动第二转动把手,使支撑板的上部与手术床或者分娩床的杆上部相互平齐,然后用手扭动第一转动把手,最终使支撑板位于手术床或者分娩床的上部,使孕妇能够方便的转移到手术床或者分娩床上,并且由于转移过程中进行的较为平稳,不会对孕妇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孕妇分娩或者手术完成后,将同样用手扭动第一转动把手,方便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妇产科用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自锁万向脚轮、3-固定箱、4-丝杠、5-丝杠套、6-滑动通槽、7-活动板、8-固定板、9-导轨、10-滑块、11-支撑板、12-棉垫、13-塔扣、14-齿条板、15-齿轮、16-转动柱、17-第一转动把手、18-从动带轮、19-主动带轮、20-传动皮带、21-转轴、22-第二转动把手、23-手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懋莎,未经闫懋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天然多功能纸尿裤
- 下一篇:一种会阴侧切后的护理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