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678.8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盖晓玲;邢拓;李贤徽;王芳;蔡泽农;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E04B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宽带 通风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声技术,能够有效隔离噪声中的高频成分,而低频噪声具有传播距离远、透声能力强、隔离难度大等特点,一直是噪声控制的一项难题。
传统隔声材料在低频段的隔声量受到质量密度定律控制,难以用轻质材料实现低频宽带隔声。同时,一些设备在需要隔声处理时,还要达到一定的散热要求。而声屏障在隔声的同时也要承受一定的风压。
因此,如何在满足低频宽带隔声要求的同时具有通风散热功能,是目前低频隔声技术领域需要克服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解决传统的隔声技术无法满足低频宽带隔声要求的同时具备通风散热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包括若干呈周期排列的亥姆霍兹共振器以及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中的吸声板结构,所述吸声板结构的四周与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内壁连接;其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向所述腔体内部延伸的延长径,所述延长径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吸声板结构的中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风散热孔。
其中,所述吸声板结构设有多个吸声孔,所述吸声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菱形孔、六角形孔或鱼鳞形孔。
其中,所述吸声板结构为固定连接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中的穿孔板、微穿孔板、微缝板、纺织纤维材料板或多孔材料板。
其中,所述吸声板结构为填充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中的纺织纤维材料或多孔材料。
其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其中,所述延长径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其中,所述延长径的截面结构与所述通风散热孔的结构相匹配。
其中,所述吸声板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中间位置。
其中,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中的所述吸声板结构的数量为单层;或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中的所述吸声板结构的数量为多层,多层所述吸声板结构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层所述吸声板结构之间存在间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通过在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腔体中设置吸声板结构,来改善亥姆霍兹共振器中因高频模态引起的隔声问题,进而实现整体结构的低频宽带隔声,通过在亥姆霍兹共振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向腔体内部延伸的延长径,以及在所述吸声板结构上开设的通风散热孔,来实现隔声结构的通风散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具有容易加工制作,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低频宽带隔声效果好,通风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中亥姆霍兹共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中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的传递损失曲线。
图中:1:亥姆霍兹共振器;2:吸声板结构;3:延长径;4:通风散热孔;5: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包括若干呈周期排列的亥姆霍兹共振器1以及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1中的吸声板结构2,所述吸声板结构2的四周与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1的腔体5内壁连接。其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向腔体5内部延伸的延长径3,所述延长径3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吸声板结构2的中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风散热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