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335.1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庆德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室 急救 用心 按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领域,具体是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实践中,针对心脏骤停的心脏病患者,对其采取急救措施时,需要医护人员直接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不断的按压,以恢复心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断的按压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医护人员按压几分钟之后,就会气喘吁吁,难以为继。
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204932220U)公开了一种手摇式心脏按压装置,虽说该装置能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但是该装置依旧采用人力按压,仍需要消耗医护人员大量体力,也占用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此外该装置两侧固定装置并不能调节,因而对床板尺寸要求较高,该装置在按压时并不能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调节按压强度,因而适用范围变得较为狭窄。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包括床面,所述床面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固定隔板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床面上方后侧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套设有转动套,转动套内部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转动套滑动连接,传动杆下端穿过固定隔板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固定隔板上方固定连接有凸杆,凸杆位于转动套正下方,所述转动套下端截面呈倾斜状,转动套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转动套外侧,弹簧上端与床面下表面相抵,所述转动套上方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侧转动套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外侧固定连接有直角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腿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角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按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传动比小于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套下端面倾斜角度为3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心内科病患进行心脏按压急救,无需人工按压,并且按压强度可以调节,适应身材不同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中A-A处剖视图。
图中:1-床面、2-支腿、3-万向轮、4-固定隔板、5-电机座、6-电机、7-主动锥齿轮、8-导向孔、9-转动套、10-传动杆、11-从动锥齿轮、12-凸杆、13-固定块、14-弹簧、15-限位块、16-转动环、17-直角连杆、18-弹性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包括床面1,所述床面1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4,固定隔板4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座5,所述电机座5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7,所述床面1上方后侧开设有导向孔8,所述导向孔8内套设有转动套9,转动套9内部设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与转动套9滑动连接,传动杆10下端穿过固定隔板4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1,所述从动锥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固定隔板4上方固定连接有凸杆12,凸杆12位于转动套9正下方,所述转动套9下端截面呈倾斜状,转动套9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方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套设于转动套9外侧,弹簧14上端与床面1下表面相抵,所述转动套9上方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外侧转动套接有转动环16,所述转动环16外侧固定连接有直角连杆17。
所述支腿2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
所述直角连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按压块18。
所述主动锥齿轮7与从动锥齿轮11传动比小于1。
所述转动套9下端面倾斜角度为3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庆德,未经彭庆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按摩锤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水疗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