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938.X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政;王长乐;尹志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6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护体系,具体为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属于建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进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基坑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目前的基坑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传统的基坑防水效果做的不好,基坑由于没有做好防水工作,造成建筑的地下室经常出现渗水现象,并且目前的基坑承受压力小,没有良好的抗震效果,并且基坑的制造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包括围护梁和立柱基础,所述围护梁一侧设有围檩,且所述围檩连接斜撑;所述立柱基础顶端设有支撑立柱,且所述支撑立柱一侧固定斜撑;所述围檩底端连接加强梁,且所述围檩底端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层顶端的防腐层,且所述防腐层顶端涂有涂料层;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和锁口梁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围护梁之间连接角撑。
优选的,所述围护梁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围檩,且所述围檩连接的斜撑之间平行。
优选的,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防水层与围护梁连接处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涂料层的厚度为50mm。
优选的,所述围护梁与所述支撑立柱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檩底端连接有防水层,使基坑的围护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防水的作用,连续的防水层与围护梁之间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止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围护梁外侧设置加强梁,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坑体系的刚度和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同时达到止水和挡土的双重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斜撑将支撑立柱与围护梁之间连接在一起,使整个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整体的承载载荷更大;在涂料层与混凝土层之间涂有防腐层,使整体使用寿命更久,并且制造成本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口梁,2、围檩,3、围护梁,4、加强梁,5、防水层,51、涂料层,52、防腐层,53、混凝土层,6、立柱基础,7、支撑立柱,8、斜撑,9、横梁,10、角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深基坑围护体系,包括围护梁3和立柱基础6,所述围护梁3一侧设有围檩2,且所述围檩2连接斜撑8;所述立柱基础6顶端设有支撑立柱7,且所述支撑立柱7一侧固定斜撑8;所述围檩2底端连接加强梁4,且所述围檩2底端连接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包括混凝土层53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层53顶端的防腐层52,且所述防腐层52顶端涂有涂料层51;所述支撑立柱7顶端和锁口梁1之间设有横梁9;所述围护梁3之间连接角撑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围护梁3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围檩2,且所述围檩2连接的斜撑8之间平行,增加整体的承受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加强梁4位于所述防水层5与围护梁3连接处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涂料层51的厚度为50mm,使整体的防水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围护梁3与所述支撑立柱7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取号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支撑基坑的土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