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122.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科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内壁 变形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围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等。中国幅员辽阔,广布高山、丘陵及河流,因此也有很多隧道,由于隧道所处的位置,土层压力或地壳变化都能够引起隧道的变形,其中,隧道内的变形主要包括沉降变形、水平移位变形及收敛变形。
目前,在隧道的管理与养护过程中,通过隧道设计尺寸与实际测绘尺寸相比较得出隧道内的变形参数。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008009.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其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其包括测距仪、反射棱镜、计算机操作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及软件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距仪、反射棱镜、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分析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传输系统相互连接。
现有技术中利用测距仪配合反射棱镜来测绘隧道的内壁尺寸,但是测距仪每次只能采集一个点的尺寸,而反射棱镜安装及使用上又很复杂。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检测点单一,数据采集效率低。
2、设备系统复杂,调试困难。
基于如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包括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位置标定支架、采集装置行进轨道、采集装置行进滑车、滑车行进驱动系统、电源供应部及计算机,所述采集装置行进滑车能够移动的固定在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上,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固定在所述位置标定支架上,所述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能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采集装置行进滑车上,所述滑车行进驱动系统能够驱动所述采集装置行进滑车移动或停止,所述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及所述滑车行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计算机,所述电源供应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滑车行进驱动系统及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为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滑车行进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丝杠及丝杠螺母,所述计算机连接于所述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连接于所述丝杠,所述丝杠固定在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上,所述丝杠螺母配合于所述丝杠,所述丝杠螺母固定在所述采集装置行进滑车上,所述电源供应部连接于所述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与隧道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标定支架包括第一标定支架和第二标定支架,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能够上下移动的固定在所述第一标定支架和所述第二标定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供应部为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位置标定支架还包括导轨支撑架,所述导轨支撑架连接于地面与所述采集装置行进轨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位置标定支架还包括第一标定支架行走轮和第二标定支架行走轮,所述第一标定支架行走轮能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标定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标定支架行走轮能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标定支架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通过配合设置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位置标定支架、采集装置行进轨道、采集装置行进滑车、滑车行进驱动系统、电源供应部及计算机,使收集的数据更丰富,收集的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通过配合设置步进电机、丝杠及丝杠螺母,能更精准的确定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的行进距离及位置。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通过导轨支撑架的设置,使采集装置行进轨道免于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步进电机、丝杠及丝杠螺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位置标定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内壁变形检测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隧道围壁数据采集装置、2-位置标定支架、21-第一标定支架、22-第二标定支架、23-导轨支撑架、24-第一标定支架行走轮、25-第二标定支架行走轮、3-采集装置行进轨道、4-采集装置行进滑车、51-步进电机、52-丝杠、53-丝杠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科,未经刘忠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行李箱成型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套管外水泥与套管间裂隙宽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