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890.0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史龙潭;刘振刚;丁霞;曹媛媛;谢葳;齐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耐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耐压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气瓶作为承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气储存中,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是首要的问题,所以气瓶的安全质量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为控制气瓶的安全质量,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这些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中,耐压试验是对气瓶安全质量检验的关键制造环节,要求制造气瓶产品在厂内逐只进行耐压试验。气瓶制造时流水线作业,产量大,要求耐压试验装置自动化程度要高,试验压力精确,试验工艺符合设计要求,试验结果的观察要求严格等。为保证气瓶产品的安全质量,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对其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耐压试验也是主要的监督检验项目。此外,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制造单位的耐压试验过程中工作不认真等现象时有发生,相关的见证资料缺乏,因此,无法证明耐压试验过程的真实性。而目前现有技术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1、不能自动有效识别气瓶的号码,靠人工记录,无法建立每台气瓶的电子档案。
2、不能自动记录试验数据,输出试验结果。
3、没有检测变形的能力。
4、不能和监督检验部门实时连接。
5、试验合格的判断人为因素大。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上述研制检验工作提供了监督可能性。在气瓶耐压试验装置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电子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工艺有效实施、相关记录可追溯以及试验过程的安全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以满足制造和监督检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物联网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包括中心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中心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测试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监控系统、耐压试验平台、存储系统和输出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信息处理单元信号连接的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变形测量单元、号码识别单元和信息反馈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与中心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输出系统包括输出单元、质量中心终端、监督终端;所述输出单元与中心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输出单元分别与质量中心终端和监督终端信号连接。
较佳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为单板计算机,所述压力测量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测量单元为温度传感器,所述变形测量单元为位移传感器,所述号码识别单元为号码影像识别机,所述信息反馈单元为计算机。
较佳地,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与中心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监控单元,监控单元与信息存储单元信号连接,信息存储单元与信息输出单元信号连接。
较佳地,所述监控单元为监控摄像机,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为存储器,所述信息输出单元为计算机。
较佳地,所述质量中心终端、监督终端均为监控计算机。
较佳地,所述中心控制系统为IPC工控机。
较佳地,所述输出单元为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瓶耐压试验装置,可以对试验过程中的气瓶号码进行自动识别,可以对试验工艺进行设置,对试验数据进行自动记录,能够输出试验数据及试验曲线。可以对试验过程中气瓶膨胀量自动检测和控制,并同步视频监控及记录,还能够与监督检验机构的物联网连接;能够建立试验的电子档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气瓶耐压试验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并能够对试验数据进行自动记录和输出,能够检测气瓶的变形;监督检验的有效性。能够建立可追溯的电子档案,保证制造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机交互系统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系统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耐压试验平台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系统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未经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