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789.5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元;李伟;马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10;C10G1/00;B01D46/00;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垃圾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属于垃圾回收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是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由于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为了减轻医疗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人们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其中主要是对医疗垃圾进行焚烧,通过焚烧完全杀死病菌、病毒,从而使垃圾不再具有任何传染性。然而,医疗垃圾本身具有很好的回收和利用价值,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虽然能完全杀死病菌、病毒,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处理装置,既能实现对医疗垃圾的杀菌消毒处理,又能实现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粉碎机、干燥设备、高温裂解炉、气体净化系统、油液搜集装置和余灰排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碎机设置在所述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的上游,所述粉碎机的下游设置所述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的下游设置所述高温裂解炉,所述高温裂解炉的下游设置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和余灰排出设备,所述气体净化系统的下游设置所述油液搜集装置,医疗垃圾首先经过所述粉碎机粉碎,然后输送至所述干燥设备干燥,经干燥后的医疗垃圾被输送至所述高温裂解炉进行高温裂解,所述高温裂解炉产生的气体被输送至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净化后排放,产生的余灰经所述余灰排出设备排出;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分离出的有机油液混合物输送至所述油液搜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包括除尘过滤塔以及由若干个混合油液分离罐组成的多级混合油液分离系统,其中,所述除尘过滤塔设置在所述气体净化系统的上游,所述除尘过滤塔的下游设置所述多级混合油液分离系统,各所述混合油液分离罐依次串联。
进一步的,各所述混合油液分离罐密闭设置,罐内装有用于吸收尾气中酸性气体的碱性溶液。
进一步的,各所述混合油液分离罐均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碱性溶液液的面以下并靠近罐底的位置,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碱性溶液的液面以上并靠近罐顶的位置;各所述混合油液分离罐的进气管与出气管依次首尾相连,从而形成多级混合油液分离系统。
进一步的,各所述混合油液分离罐还分别包括集液管,各所述集液管最终汇聚在一起与所述油液搜集装置连接。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高温裂解炉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在进行裂解的同时也能对垃圾进行杀菌消毒,防止后续污染;对高温裂解炉产生的废气进行四级吸收处理,净化彻底,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对医疗垃圾进行高温裂解处理,处理得到的有机油液混合物可以作为工业燃料的制造原料,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粉碎机、干燥设备、高温裂解炉、气体净化系统、油液搜集装置、余灰排出设备,医疗垃圾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然后输送至干燥设备干燥,经干燥后的垃圾被输送至高温裂解炉进行高温裂解,高温裂解炉产生的气体被输送至气体净化系统净化后排放,产生的余灰经余灰排出设备排出,然后进行填埋;所述油液搜集装置与气体净化系统连接,以回收垃圾高温裂解产生的有机油液混合物;所述高温裂解炉中还添加有用于垃圾裂解的催化剂。
所述催化剂的组分为石灰、粘土、煤灰和废油;所述高温裂解炉内的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