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305.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炜;陈天宇;恽秋琴;刘小龙;胡琼;韩用涛;黄骏;徐杰;俞汲;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
主分类号: | B63B22/24 | 分类号: | B63B22/2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张少凤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腐蚀 浮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
背景技术
浮标装置是一种海洋观测装置,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稳定可靠地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功能,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处理和自动传送。浮标装置与卫星、飞机、调查船、潜水器及声学探测设备一起,组成了现代化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为探测海洋的奥秘,立下了汗马功劳。
浮标装置的种类比较多,大体可分为锚定类型浮标和漂流类型浮标。其中锚定类型浮标包括气象资料浮标、海水水质监测浮标、波浪浮标等;漂流类型浮标有表面漂流浮标、中性浮标、各种小型漂流器等。浮标装置主要由壳体、数据处理系统、各种测量传感器、天线和锚系等部分组成。很多浮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经过的船只或其他物体碰撞,导致撞毁或撞沉,所测量的数据中断,浮标损坏甚至丢失,造成巨大的损失;还有很多浮标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壳体表面被腐蚀严重,有的甚至被腐蚀出很多小孔,浮标体内大量进水,引起浮标体的电池、电路短路烧坏,导致整个浮标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维修。因此,浮标装置的壳体是整个浮标系统的支撑和载体,必须具有高抗冲击性能和强耐腐蚀性能的浮标装置才能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解决了现有浮标装置抗冲击和耐腐蚀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浮标装置包括浮标壳体,所述浮标壳体包括圆筒形侧部和位于圆筒形侧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部和底部均包括锥面,所述顶部的锥面上嵌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浮标壳体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较低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座安装至所述浮标壳体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卡装结构卡装至所述安装座上。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浮标壳体包括壳体内层、壳体中层和壳体外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外层的外表面平齐。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座安装至所述壳体内层上。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壳体内层为不锈钢层,所述壳体中层为泡沫层,所述壳体外层为聚脲层。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壳体内层内装配有加强筋。
如上所述的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所述浮标装置内对称分布有仪器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浮标装置包括浮标壳体,浮标壳体包括圆筒形侧部和位于圆筒形侧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顶部和底部均包括锥面,本实用新型浮标壳体的结构能够增大浮标装置的抗冲击性;在浮标壳体的顶部的锥面上嵌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浮标壳体与太阳能电池板较低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以防止溅入的水长时间驻留,导致浮标装置受到腐蚀。本实用新型浮标装置的抗冲击性和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座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填料函,2安装座,3壳体内层上舷,4出水孔,5 仪器井,6壳体内层侧舷,7加强筋,8壳体中层,9壳体外层,10壳体内层下舷,11电池盒,12挤压条,13挡板,14太阳能电池板,15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抗冲击耐腐蚀的浮标装置,浮标装置包括浮标壳体、位于浮标壳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14、位于浮标壳体内的仪器井5和电池盒11等。
浮标壳体的形状由圆筒形侧部和位于圆筒形侧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组成,其中,顶部和底部均包括锥面,可以提高浮标壳体整体的抗冲击性,顶部包括锥面还可以保证溅至浮标壳体顶部的水会顺利流下,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浮标壳体的顶部,减少对浮标壳体顶部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