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治疗用桌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255.2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坤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99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康复 治疗 桌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治疗用桌椅。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药的治疗当中,艾熏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医生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热量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由于艾草燃烧时的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医生不断的移动艾草的位置,以防对病人造成烧伤或烫伤,因此医生的劳动强度就较大,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操作;此外,现有的桌椅一般都是两个独立的整体,占据较多的空间,导致存放不便,若将座椅组合在一起并具有艾熏功能,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中医康复治疗用桌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康复治疗用桌椅,包括桌体,桌体下侧固定设有四根桌腿,所述桌体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口处盖有桌板,桌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内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移动块,移动块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两端与移动槽两端转动连接,螺纹杆右端与桌体外侧壁上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上侧固定设有燃烧板;四根所述桌腿之间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移动板,移动板左端上侧固定设有坐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槽截面呈凸字形,移动块截面呈凸字形,移动块与移动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板呈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桌腿上通过铰链铰接有转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左端下侧开设有支撑槽,转动杆的自由端抵在支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右端下侧设有锁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螺纹杆转动后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内移动,即可带动燃烧的艾草移动,不会对病人的同一个地方进行艾熏,防止对病人造成烫伤或烧伤;坐板被抽出后,转动转动杆,使转动杆的自由端抵在支撑槽内,对移动板进行支撑加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体、2-桌板、3-通孔、4-第一凹槽、5-移动槽、6-螺纹杆、7-燃烧板、8-移动块、9-电机、10-桌腿、11-安装板、12-第二凹槽、13-锁紧螺钉、14-移动板、15-坐板、16-铰链、17-转动杆、18-支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医康复治疗用桌椅,包括桌体1,桌体1下侧固定设有四根桌腿10,所述桌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开口处盖有桌板2,桌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所述第一凹槽4内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5,移动槽5内设有移动块8,移动块8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两端与移动槽5两端转动连接,螺纹杆6右端与桌体1外侧壁上的电机9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8上侧固定设有燃烧板7,病人将两个手臂放置在桌板2上,并提前将艾草放置在燃烧板7上点燃,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转动后带动移动块8在移动槽5内移动,即可带动燃烧的艾草移动,不会对病人的同一个地方进行艾熏,防止对病人造成烫伤或烧伤;随着电机9的正反转,移动块8在移动槽5内来回移动;
四根所述桌腿10之间固定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内设有移动板14,移动板14左端上侧固定设有坐板15,坐板15在不使用时隐藏在桌腿10之间,当需要使用时,拉出坐板15即可。
所述移动槽5截面呈凸字形,移动块8截面呈凸字形,移动块8与移动槽5相配合。
所述坐板15呈L型。
所述桌腿10上通过铰链16铰接有转动杆17,所述移动板14左端下侧开设有支撑槽18,转动杆17的自由端抵在支撑槽18内,坐板15被抽出后,转动转动杆17,使转动杆17的自由端抵在支撑槽18内,对移动板14进行支撑加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坤,未经李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